课件编号1022709

高中思想政治_必修一经济生活_第一轮总复习2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3752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
  • cover
(课件网) 《经济生活》的基本内容 全书分四个单元,分别在讲“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舞台上生产”。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要解决的三个最基本的经济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生活》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在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解决中。 第一单元的逻辑结构 第一单元实际上回答了一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消费品和服务—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介绍:货币与价格。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知识网络。 二、知识梳理。(自主复习) 三、高考展望。 四、考点解析。 商品 货币 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 含义 基本 属性 价值 使用价值 价格 供求 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气候、时间、生产条件等因素 社会劳动生产率 决定 通过 决定 影响 反比 需求 供给 变动 影响 生活 生产 相关商品价格与该商品需求的关系 需求法则 一般说来,…… 互补品 替代品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 高档耐用品与生活必需品 价格弹性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调节生产规模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模型P17 为什么? 为什么? 商品 本质 一般等价物 发展 纸币 货币 电子 货币 外汇 通胀与通缩 信用工具 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交换 消费 等价交换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 影响 居民收入:当前和预期 客观 物价总体水平 消费心理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主观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类型(结构) 按消费对象不同 按交易方式不同 按消费目的不同 理智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绿色消费? 货币 商品 消费 价值 价格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货币 币值 纸币 外币 通胀 通缩 汇率 供求 生活 生产 调节… 提高… 促使… 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 表现形式 水平、类型、结构 消费心理、消费观 市场 竞争 思考题?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 2、货币的使用价值? 3、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4、纸币的使用价值? 5、纸币与通胀和通缩? 6、信用卡与纸币的关系? 7、人民币与外币的关系?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 联系:①货币是商品,……②商品流通(启示); 区别:①出现的时间? ②发挥的作用: 2、货币的使用价值?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关系? A.流通手段:就是用货币来流通,来买东西,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注意,这里的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是同时进行的(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正规点说,这里价值的运动是双向的,即卖方在得到价值的同时出让使用价值,买方在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使用价值。 B.支付手段:就是用货币来支付什么,可能支付的是商品(如贷款购物),也可能是服务(如买机票,坐飞机)等等。注意,这里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并不是同时进行的。(比如贷款购物,先获得商品,以后慢慢付钱;买飞机票,先付钱,再获得服务。这里的机票只是凭证,谁也不是为了那一张纸掏钱)正规点说,在商品买卖或租赁等活动中,使用价值或商品使用权的让渡与价值的让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所以,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不是同时进行的,若是,则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若不是,则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3、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广义的货币和狭义的货币。 联系:职能方面有相同点 区别:①二者都是商品吗? ②二者同时出现的吗? ③二者同通胀与通缩的关系?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