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30200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课件(22张)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96717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40 第四章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40 第四章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由一个仅31万人的边陲小县迅速发展为一个实际人口超过1400万的超大型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的缩影。深圳对于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贡献决不仅仅是快速建设了一座新城,而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实践,破解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难题。? 1980年的解放路 1980年河边的客家渔民 40 第四章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 吴楠 ———以深圳为例 40 一、工业化的地理背景———以深圳为例 请带着问题看视频: 1、描述20世纪70年代深圳的经济状况。 2、如果你是当时深圳的领导人,想发展经济,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40 一、工业化的地理背景———以深圳为例 材料二:当时深圳的确是一穷二白,即便是外资来了,这边水也没有,电也没有,路也没有,宾馆也没有,什么也没有。这样怎么行,总得搞一些基础设施。第一个难关就是资金问题。广东找中央去要钱,小平同志讲,“中央没有钱,但是可以给政策,允许外来资本,允许银行贷款,从各种渠道筹钱。你们去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一: 当时香港人工(工资)比较贵,每人每天要100元,尽管如此,3000元的月薪也很难找到人。这让很多港厂很为难———订单还要不要接?接了单,没人做怎么办?因此很多港厂在找出路,尤其是希望通过一些途径得到内地允许港资企业过来设厂的信息,如果可以操作,就可以利用内地优势解决港商的困境。 有订单(市场) 劳动力价格高 土地地价高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价格低 土地价格低 政策允许 距港澳近 著名侨乡 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 40 一、工业化的地理背景———以深圳为例 深圳 工业化和城市化 20世纪80年代 40 材料三:1978年12月18日,由深圳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石岩公社上屋大队加工厂与香港怡高实业公司(香港电业有限公司下属公司)签订的编号为“001号”的协议,宣告了上屋热线圈厂的诞生。香港电业有限公司投资30万元港币,创办“三来一补”企业“上屋热线圈厂”,由石岩上屋大队提供生产工人,香港怡高实业公司提供资金、设备、原材料,进行补偿加工贸易,派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并支付工人工资。 1979年底,上屋热线圈厂的加工收入达到了30万元港币,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1988年,上屋热线圈厂就实现了生产半自动化。产品也更为丰富多样,数十种家用电器远销海外,年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人民币。随后,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多重利好下,各类“三来一补”企业遍地开花。到1994年,深圳“三来一补”企业达到近8000家,从业人员有100万人,实现了经济特区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值。但深圳付出的代价十分惊人,其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蛇口工业区三十家小型印染厂把白海滩染黑。 小贴士: “ 三来一补”是指我国企业与国外、港澳地区企业之间进行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四种经济合作方式的总称。“三来一补”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一部分。 问题1:“三来一补”企业为深圳发展带来那些影响? 利: 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提供就业岗位,上缴税收,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弊: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人口、土地、环境压力加大。 0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以深圳为例 40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以深圳为例 问题2:20世纪90年代,深圳经济水平提高后,工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深圳GDP总量(亿元) 深圳人均GDP 1979年 1.96 606元 1992年 317.32(NO.6) 1,2827元 表1:深圳经济发展水平统计表 利: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劳动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