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37202

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件(42张)

日期:2024-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603463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课件,4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1.定义: 一、喀斯特地貌: 2.发育条件(学案P13) 3.分类: (1)喀斯特溶蚀地貌: (2)喀斯特沉积地貌: 溶沟、石芽、峰林、孤峰、溶斗、地下溶洞等 石钟乳、石笋、石柱、钙华等。 ①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②石芽:是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 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③峰林: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 贵州兴义万峰林 ④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广西桂林的峰林和孤峰地貌发育良好,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伏波山 ⑤地下溶洞:富含CO?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洞。 ⑥溶斗(喀斯特漏斗):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形成喀斯特湖(岩溶湖)。也有的地方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2)喀斯特沉积地貌: 含Ca(HCO3)2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从水中析出的CaCO3在洞顶、洞壁和洞底发生沉积,形成石钟乳、石笋、石柱。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②钙华:在合适的条件下,当富含Ca(HCO?)?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大量逸出,导致CaCO?沉积,形成钙华。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 钙华堤坝:溶解了大量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喀斯特水”在有坡度的地表流淌时,遇到阻碍(比如地面的凸起或横坎,树枝等)水流越过这些凸起时,水层变薄,水与空气接触面增加,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压力减小而向空气中逃逸,碳酸钙就结晶析出,沉积在水流变薄处。于是这里的沉积速度明显快于周围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拦水坝。沿着坡道层层叠叠的拦水坝组成了钙华池景观。 1.在我国地图上标注上述世界遗产地,并归纳“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在西南地区(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尤为集中。 2.在上述世界自然遗产地,形成的地表、地下两重美丽的风景线。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喀斯特地貌地表、地下景观各三例,并描述其特点。 地表景观:溶沟、石芽、峰林、孤峰、溶斗、钙华等。 地下景观: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溶沟 石芽 峰林 孤峰 溶斗 溶洞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钙华 地表景观 地下景观 沉积地貌 溶蚀地貌 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2.图中①地貌为(  ) A. 峰林 B. 石柱 C. 落水洞 D. 溶蚀洼地 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以下题。 3.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沉积 C. 流水溶蚀 D. 风化作用 二、海岸地貌: 1.海岸带: 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 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沙(泥)质海岸、生物海岸等。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海岸称基岩海岸,该海岸海底坡度较陡,海岸线凹凸不平,海水深度由海洋至海岸方向迅速变浅,海底常有礁石。 沙(泥)质海岸 由松散沉积物(沙、泥、砾)组成。 沙(泥)质海岸疏松、坡度缓。 2.海岸地貌: 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3.主要类型: 海岸地貌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平台 海滩 沙嘴 离岸堤 沙坝 海蚀洞 (1)海蚀地貌: ①海蚀崖:海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