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37353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上册2.4 找拱形 教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91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01,科学,六年级,上册,拱形
  • cover
《找拱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形状与结构” 单元中的第四课。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认识了拱形受力的特点。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 “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生物体构造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过程与方法:能识别生活中的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等弧形结构的物体,并通过联想、推理与实验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 难点:能识别生活中的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等弧形结构的物体。 四、教学准备: 完整的和剖成对半的乒乓球若干个;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瓶若干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拱形的力量,并揭开了拱形结构承载重力的秘密,谁来说一下这个秘密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哪些拱形的建筑物,出示图片: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 其实,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圆弧形的物体,他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课件出示圆顶形和球形两方面的图片,引出圆顶形、球形的概念。板书:找拱形 二、研究圆顶形与拱形的内在联系,以及承受压力的特点 1、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它们与拱形有什么内在联系?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呢? (1)创新实验:老师微课演示,说明圆顶形与拱形之间的联系。 (2)教具演示:以拱顶和拱底中心点为轴旋转形成拱形。 (3)乒乓球壳的承重实验: ①.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一看壳的厚薄,捏一捏壳的软硬怎样?把半个乒乓球壳扣在桌上用手向下压,感受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②.试一试,三个这样的乒乓球壳扣在桌面上估计一下能承载多大的压力?学生做实验,教师延伸实验。 ③.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它与拱形有联系吗?总结一下圆顶形的特点。生各抒己见后提问: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 三、研究球形与拱形的内在联系,以及承受压力的特点 1、教具演示说明两个完全相似的圆顶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2、以两个拱脚为轴旋转拱形,形成一个球形,说明球形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 3、球形承载压力特点的实验。(篮球上坐人或踩在篮球上) 总结说明: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这使得球形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四、我们还能列举出哪些类似拱形、圆顶形、球形的形状,教师出示图片介绍中国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 五、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1、看来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出示塑料瓶)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塑料瓶,它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2. 指导研究。 (1)观察:塑料瓶上部、中部、底部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填表) (2)用手按压饮料瓶,感觉用力的大小。比较哪里更硬,哪里更软。(填表) (3)观察剪开的塑料瓶,各部分的薄厚相同吗?(填表) (4)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那些科学道理?尤其是底部为什么做成圆顶形? 六、生物体中的拱形 1、刚才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塑料瓶,那么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有什么意义。出示图片,引导观察。(球形的头骨,拱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