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43363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330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藤野先生,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藤野先生 鲁迅 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作品集:《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章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包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十篇散文,文章写了他少年时代以至于到日本留学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出鲁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温馨的回忆, 理性的批判。 速读课文,思考: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相识 相处 离别 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在东京 在仙台 相识 相处 离别 北京 (1--3) (4--35) (36--38) 1.精读1—2段,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什么意思?表现什么感情? “无非”只不过的意思,“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表现。 引出了下文对中国留学生的描写,为下文鲁迅离开东京做铺垫。 流露出作者失望、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大辫子(外貌) 2、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哪方面来写的?为什么? 辫子的故事: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例如鲁迅,率先把辫子剪去。所以当时仅凭辫子就可以辨别对清王朝的态度。也有的辫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续一条假辫子。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革命来了,就把辫子盘在头顶;革命失败了,就放下来。当时鲁迅一到日本,就率先剪掉了象征耻辱的辫子。 留辫子,是保皇党;剪辫子,是维新派。 那么这些“清国留学生”属于哪一派? 两面派 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   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是“维新派”。一旦维新失败,还可把辫子放下来,表示是“保皇派”。   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    1、“标致”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感情?  ———原意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于讽刺,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3、赏析句子  ———了解许多无聊的事,也是反语讽刺说法。 2“精通时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有嘲讽意味。 鲁迅为什么那么厌恶“清国留学生”? 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在国家危亡之时,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而且思想腐朽,忠君保皇。因此鲁迅厌恶他们。 不学无术、不思进取 修辞:比喻、反语 清国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