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44079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9166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3课,东汉,兴衰,教案,格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单元 三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重点 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难点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请描述推恩令的具体措施。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是什么? 汉武帝派哪两位大将北击匈奴? 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塚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东汉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朝政紊乱。东汉初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出示学生目标: (1)识记新朝和东汉的建立,掌握“光武中兴”的相关史实。 (2)理解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危害,认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突出表现。 (3)识记黄巾起义的时间和领导者,理解起义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以下问题: 材料一: 父亲去世后,小刘秀按月领取西汉宗室拨款。可是在公元9年,发放拨款的官员却对他说:“你走吧!皇帝都不姓刘了!以后啊,再也不会给你钱了。” 材料二: 材料三: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 ———《宋书·礼志序》 (1)公元9年,发生了什么? 教师强调: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新朝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王莽改制的目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特点是托古改制。 改制的结果如果? 请分析改制失败原因。 教师总结:失败原因:不合时宜的改革激化社会矛盾 材料分析: 材料一: 材料二: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 (1)请阐述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请简介光武帝刘秀。 教师讲述: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 (3)东汉建立后,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4)东汉初年,满目疮痍,光武帝刘秀对于面临的困境,他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他的政权? 教师讲解: (5)刘秀以“柔术”治天下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讲解: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 主述措施有哪些影响? 教师总结: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对比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修养生息”政策 (8)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小组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教师提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的政策长期坚持等。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