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46552

7.2 荷叶·母亲 课件(共27张PPT)+教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6684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荷叶,母亲,课件,27张,PPT,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7.2 荷叶·母亲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同时,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思想感情,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清丽语言,把握诗歌托物言情写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荷叶荷花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 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1919年,她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译著《吉檀迦利》《泰戈尔抒情诗选》等。 写作背景 《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卷网-2012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看见雨中荷叶倾侧在荷花上,为荷花遮风挡雨,就像母亲呵护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四、知识链接———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从内容上看,它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从形式上看,它篇幅短小,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五、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并蒂( dì ) 姊妹( zǐ ) 梗上( gěng ) 菡萏( hàn dàn ) 荫蔽( yīn ) 攲斜( qī ) 徘徊( pái huái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亭亭:形容高耸。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 荫蔽:(枝叶)遮蔽。 六、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得到两缸莲花和由此引起对故乡园院内莲花的回忆。 第二部分(4-7):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8-9):直接抒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七、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 1.第②③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插叙。此处插叙与故乡园院里“莲花”有关的往事,说明“我”家与莲花有很深的感情,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我”惦记雨中莲花、以花喻人,从而揭示主题埋下伏笔。 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第4段为什么要写白莲? 明确:作者意在将白莲与红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在风雨中凋谢,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3.文中多次写到风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借风雨之大、环境之恶劣,突出荷叶的勇敢、莲花的无助,衬托了荷叶对莲花的荫蔽之情,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4.课文的重点是写红莲。文章四次写看到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形态如何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 明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环境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雨肆意地下着) 雨势并不减退勇敢慈怜的荷叶上聚了些水珠 红莲 开满 亭亭 (白莲已经凋谢) 左右攲斜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摇动 心境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5.“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明确: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明确: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