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建筑业: 1、雄伟的北京紫禁城 2、明长城 明朝的北京城 下一张 1. 北京紫禁城 ①修建: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1407-1421历时14年) ②特点: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③地位: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下一张 修建: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不断翻修至明朝得到完善。东部显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目的: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 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 特点:明长城气势宏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2.明长城 二、科学巨匠和巨著 1、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2、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3、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创作过程:李时珍在正式行医的同时,广泛采集药物标本,写出一部总结性药物巨作《本草纲目》。 (2)内容特点:这部书收入药物1892种,医方11000多个,内容丰富,考订详细。 (3)地位:当时未受重视,刊行之后广为流传,被誉为东方医学据点。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2、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写了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西方科学知识。这部书在农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创作过程:作者深入到工农业现场,进行调查和研究,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内容特点:是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强调人力与自然力结合。 地位:这部书被译成几国文字,国外称它为“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建筑方面:北京城、明长城 科学巨著: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 本课重要知识点: 明朝北京城实景图 故 宫 太 和 殿 中 和 殿 保 和 殿 天 坛 近 影 返回 山海关近影 万里长城像腾空的巨龙 八 达 岭 嘉峪关 不到长城非好汉 返回(
课件网) 君主集权的强化 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616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 主要事迹: 统一女真各部; 创建八旗制度; 建立后金政权; 迁都沈阳。 努尔哈赤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统一了女真各部,对满族初期的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 努尔哈赤同他们的共同之处有: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沈阳故宫 乾清宫 军机处 这些建筑的不同布局主要反映出皇帝与臣下的关系: 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说明王宫大臣对皇帝的牵制作用。 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突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 君主集权的强化 清初 雍正帝以后 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六部。 保留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军机处 目的 时间 职责 意义 为加强君主专制。 雍正帝时设立。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