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50915

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03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
  • cover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一、学习目标 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作品,做到知人论世。 训练学生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结合关键语句,理解作者不满现实,不与当时黑暗世俗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三、教学方法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刚刚学过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的节选,知道它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面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自己的仕途失意,选择的是宁死不屈,以自投汨罗江来表达对当权奸臣的不同流合污、对社会现实的的抗争以及对楚王的忠贞。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另外一位同样伟大的诗人,这位诗人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文章,(对,这位诗人就是陶渊明,我们学过他的什么文章呢?学生明确:《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他生长于社会动荡不安的两晋时期,同样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自己仕途的不得意,他又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呢?(学生可能明确回答)对这两位伟大诗人面对同样的困境而作出的不同的人生选择,我们更欣赏哪种选择呢?也许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暂且不加以展开讨论。有一句话说的好:诗言志。诗歌要表达而且能表达诗人的志向和追求,屈原通过他的《离骚》和其他诗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陶渊明也同样通过他的一些诗表达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就想通过学习他的《归园田居》一组诗中的第一首诗,来看看陶渊明在他的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什么样的志向,对他的这种选择我们怎么看?同时也希望通过本诗的学习,同学们能初步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作家、作品简介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1)28岁以前 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但家庭教育很好,读了《老子》、《庄子》和“六经”。早年有“大济苍生”之志,有诗为证———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这时期的作品有《五柳先生传》。 学仕时期 41岁。他因“亲老家贫”,离家为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家闲居了五、六年。此后再次出仕,但都因母忧及著名的“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事件辞职归家。中年的他有“误入歧———之叹,《归去来兮辞》作于此时期。 归田时期 归田之初,家境尚殷实,闲暇时间较多,可惜好景不长,他家遭大火,林室尽焚,宅无遗宇。此后,生活日益贫困。躬耕未废,饥寒不免。元嘉四年冬天,终于在贫病交攻之下去世。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集体朗读。 教师就朗读作出评价,学生再作自我评价。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生再次朗读。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1、提问:“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 2、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⑴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