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51248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2209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白杨礼赞,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白杨礼赞 ———茅盾 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 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 题白杨图 茅 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fāng)伍,甘居榆枣俦(chóu)。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揭示课题 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于二月花》、《幻灭》、、 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 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背 景 介 绍 1940年前后,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这一年,茅盾应朱德同志之邀来到延安。他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和革命精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白杨礼赞》应运而生。 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注音 恹恹 旁逸 晕圈 倔强 婆娑 虬枝 楠木 秀颀 参天 主宰 刹那 毡子 外壳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yān yì yùn juéjiàng pósuō qiú nán qí cān zǎi chà zhān qiào yín dǐ 分析结构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2———4):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 第三部分(5———6):具体描写赞颂白杨树的形象和精神。 第四部分(7———8):歌颂白杨树内在的品质,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9):斥责那些贱视民众、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 合作探究: 1、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不平凡”点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也是文章的线索. 内容上: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 2、阅读2、3段,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2、我的这种情绪变化用了什么手法? 写“我”看高原的情绪有“雄壮、伟大”到“恹恹欲睡”“单调”到“惊奇”,为下文小白杨的出现做铺垫。 欲扬先抑 合作探究: 4、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①交代白杨的生长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从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②写高原“单调”,从反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研读语段:五段 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 外部形态 总的形象 干 枝 叶 皮 力争上游 笔直,绝无旁枝 向上,紧紧靠拢 片片向上 光滑淡青色 内在气质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伟丈夫! 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温和 好女子 农民 哨兵 精神 意志 拟人 对比 欲扬先抑 婆娑 屈曲盘旋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第一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与人联系起来思考,由树及人。? 第二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品质与北方农民的品质联系起来,点明象征北方农民。 第三个“难道”句,进一步明确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 第四个“难道”句,点明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