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52668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51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探寻,新航路,航路,教学设计
  • cover
第15课 _____探寻新航路_____ 设计者:_ _ 单位: _ __ 审核者: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和条件,经过及影响,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通过创设情景,在诱思探究,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理解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培养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让学生能对历史作情感和理智的评判;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及开放的世界意识。 学习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课标要求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本课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本课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此前世界各地区相对平行、各自独立发展,有些地区几乎与世隔绝;1500年之后的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这中间的关键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课属于世界历史的奠基之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备注 教学导入 播放《大国崛起》中片段视频。现在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他们的探险活动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5探寻新航路》一课。出示课题: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探究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新航路的原因与条件。 主问题1.材料展示: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 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 材料三: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米亚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这一切都有利于保障基督徒的安全,和保持他们主权的永久性,同时它还给基督教带来发扬光大的希望……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然而如果他们要控制别处的产物,那么他们必须使用武力取得,否则便会空手而归……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郭守田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航海家,面对波涛汹涌、变幻无常的海洋,要求有怎样的条件,你才会出海远航?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自学:自主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与条件。 (要求: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圈划标注重点知识,尝试完成重点知识记忆。)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互学、督学要求:展示自学成果、交流学法(记忆方法)。 重点互学讨论原因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展学成果(小组长分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声音洪亮,自信表达。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