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53440

6 藤野先生 第3课时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7441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藤野,先生,课时,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 上 6.藤野先生 第三课时 藤野先生 鲁 迅 学习目标 1、分析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2、把握作者感情。 匿名信事件 1、前面我们分析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4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课文还写了东京见闻感受、前往仙台途中的见闻、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作者还写了哪两件事?为何写这两件事? 自主学习 看电影事件 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最终决定弃医从文。 匿名信事件:用匿名者的卑劣行为反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反面衬托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 正面衬托 2、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它属于什么表达方式上的句子? 自主学习 议论句。 "弱国"与"低能"并无因果关系,却用"所以",又用"当然"加以强调,揭露了这种逻辑的荒谬性,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这种愤慨之辞,流露了作者在遭受凌辱的极为辛酸和愤懑之情。 3、看电影中,“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你能看出有哪些中国人吗?表达了作者对国人的什么态度? 自主学习 指给俄国人作侦探,被日军捕获,被枪毙的中国人。 (毫无意义被枪毙示众的人) 围着看的一群中国人。 (麻木的,甚至喝采的看客) 讲堂里的我。 (被刺痛了的人) 一个“偏”字,一方面写出对作为弱国的“中国人”特殊的悲惨境地的痛苦与无奈;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国民的麻木愚昧持批判态度。 4、"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指谁?“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这一声”指什么?为什么特别刺耳? 自主学习 "他们"指与作者同级的日本学生。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高呼"万岁”,严重地伤害了"我"民族自尊心,故而使"我"觉得十分"刺耳" 。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是什么作用?“他们”还指日本学生吗?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痛恨。“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5、作者由此发出了“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主学习 作者用这一感慨来表达对麻木的中国人的愚昧落后的极端愤慨和无可奈何之情。 如何理解"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那时那地"具体指什么? “我的意见"具体指什么? 作者在仙台的讲堂里看电影 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医学救国的志向 决心弃医从文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两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作者,作者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全、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然要首推文艺。所以决定弃医从文。 合作探究 1、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匿名信事件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力辛酸和愤懑的感情;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侧重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合作探究 2、从作者的情感看,不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几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失望、厌恶 东京的见闻感受 赴仙台途中的的见闻 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匿名信事件 忧国、敬仰 辛酸、自尊 辛酸、愤懑 看电影事件 悲愤、痛恨 作者的爱国情感 感情线索 暗线 叙事线索 明线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作者的爱国情感 双线结构 合作探究 3、作者对藤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