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53800

1.4 电势能与电势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7744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势能,电势,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4节 电势能与电势 【思考】左图增加的动能是哪里来的?右图增加的动能又是哪里来的? (1)重力做功与路径有关吗?结合重力的特点,说说你的依据; (2)重力势能如何变化?能否利用公式加以证明; (3)A点的重力势能是不是一定为mgh?说说你的理由; (4)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吗?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5)重力势能是矢量吗?重力势能的正负表示什么? (1)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有关吗?说说你的依据; (2)与电场所处位置有关的电势能如何变化?能否利用公式加以证明; 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q 将带电量为 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 的功,再从B移到C,电场力做了 的功,则: (1)电荷从A 移到B,再从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2)若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C 点的电势能为多少? (3)若规定B 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C 点的电势能为多少? (1)零势能面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取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地面为零势能面; (2)电荷和电场所共有,但简称为“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3)标量, 只有大小,无方向,但是有正负。 (4)电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只跟电场力做功有关。 (1)零势能面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择地面或最低点为零势能面; (2)物体和地球所共有,但简称为“物体的重力势能” (3)标量, 只有大小,无方向,但是有正负。 (4)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只跟重力做功有关 。 重力势能 电势能 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电势能的变化又如何来判断?试总结一下判断电势能大小的方法? A B 已知静止释放的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试求: (1)电势能的变化量; (2)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3)动能的变化量; (4)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的变化量; (5)动能与电势能之和的变化量。 A B mg 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q 若B点接地,试求A点的电势能,其跟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有关吗?如何定义一个只跟电场相关的物理量? A B 若正点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试通过电势的定义比较A、B点的电势,若点电荷为负电荷,再次比较A、B点的电势。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A B 若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是否相等?电势能的变化是否相等?电荷在B、B1、B2、B3点的电势能是否相等?B、B1、B2、B3点的电势又是否相等? 同样,若将电势相等的点连起来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仔细观察,等势面与电场线有那些关系? 地形图中的“等高线” A B 【思考】点电荷的等势面有什么特点?从中还可以发现什么样规律? 试比较A、O、B、 、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以及电势的高低。(A和 ,B和 都是关于O对称的点) 试比较A、O、B、 、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以及电势的高低。(A和 ,B和 都是关于O对称的点) 空间中P、Q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点处为正电荷,P、Q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  ) A.P、Q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 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c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 D.负电荷从a点到c点,电势能减少 在如下条件下,判断电场强度的方向,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的高低以及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小和动能大小。 (1)若实线是电场线,带电粒子带正电; (2)若实线是等势面,带电粒子带负电。 如图所示的三条相互平行、距离相等的虚线分别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分别为7 V、14 V、21 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运动径迹一定是a→b→c B.粒子一定带正电 C.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c>Epa>Epb D.粒子在三点的动能大小关系为Ekb<Ek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