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63367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196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形成,答案,word,测试,同步
  • cover
第1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格式:首先,重申受赏者先祖与王之先祖间领导与服从的关系;然后,受赏者承继其先祖之特权,接受王的统治;最后,王策命赏赐,受赏者感谢王与先祖的美德。这表明西周时期 A.文化传承意识极强 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 C.宗法礼仪备受重视 D.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2.据载,西汉初期,吴王能薄赋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淮南王亦拊循百姓,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胶西王令吏毋得收租赋;齐国开采铜矿自铸之钱;南方长沙等国,利用水利之便,广开水田种植稻谷。由此可知,西汉初期诸侯王国 A.积极准备地方割据 B.实力足以抗衡中央 C.创新地方管理体制 D.利于西汉政权稳定 3.汉武帝时,朝廷籍口“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令京师铸赤侧钱,用以缴纳赋税。后因民间盗铸风靡,朝廷专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取代赤侧钱。这些举措 A.彻底终结劣币泛滥的问题 B.改变赋税标准增加收入 C.实现中央对铸币权的控制 D.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4.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前者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不得到中央任职;后者禁止士人与诸侯王交往,违者严厉处罚。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提高官员素质 C.减轻财政负担 D.发展社会经济 5.《汉书》载:“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更名太守。”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部分沿袭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 B.郡守拥有下一级行政官员的任免权 C.边郡长史的职责和级别与郡守相同 D.郡守监察地方政治以强化中央集权 6.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其工作运行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由皇帝赋予。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A.削弱了三省长官权限 B.扩大了宰相的行政权 C.造成了藩镇割据 D.满足了皇帝集权需要 7.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但大多未留传后世,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于宋代。 这反映出 A.分封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深远 B.宗法观念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 C.君主专制带来封建家长制盛行 D.家谱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8.北宋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城,各区设转运使转运财赋,形成路。后转运使兼及路的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真宗时转运使外设宪司、帅司、仓司分管各路监察、军事和储备粮,这表明 A.路的产生源于转运使 B.专制皇权在变革中强化 C.转运使统揽地方大权 D.中央集权在探索中发展 9.元代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等政务,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此举 A.改变了行省职能 B.扩大了地方权力 C.完善了监察体制 D.便于对地方控制 10.关于清代军机处创设的记载:《清朝通典》记其始名即为“办理军机处”,《内阁志》则称其始名“军需房”,《清史稿》称其为“军机房”。这反映清代军机处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职责渐趋规范化 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 D.因军事保密而设立 11.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 “缺陷”,元代 A.推行土司制度 B.建立行省制度 C.规定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D.实行省官互迁 12.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天子“批红”,成为皇帝的代言人,有时甚至利用职权擅自改动内阁的票拟。这反映出 A.太监阁臣决策国政 B.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C.朝政腐败皇权旁落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