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67234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讲义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1959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讲义,求谏,原文,经典,单元,第六
  • cover
后世史学家的榜样———吴兢 吴兢(约669-749),唐朝史学家。汴州俊仪(今河南开封)人。仕历大部分时间是在京城做史官。武则天当政时,吴兢以“有史才”之名,被荐入史馆修国史。他除能秉笔直书,还能不顾个人安危直陈政事。吴兢从事修史工作长达40余年。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纪传体《唐书》、编年体《唐春秋》。吴兢后因与刘知几撰写《武后实录》时,不替当朝宰相张说隐讳其恶,而被贬官荆州司马,后在天宝年间才得以返朝。晚年还执著于修史工作。 吴兢修史有两大特色:一为尚简,即简明扼要;二为直笔,努力保留历史真相。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后来成了各朝皇帝推崇和必修的功课。 他的一生是为史学事业勤奋劳作的一生,他的高尚风范成为后世史家学习的榜样。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珍视。 《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 《贞观政要》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 该书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 《求谏》记述了唐太宗鼓励房玄龄、褚遂良等人进谏的言论,表现了唐太宗的广开言路、虚己纳谏和任贤用能的品质。李世民广泛征求大臣的意见,并善于采纳意见,从中找到了许多治国良策,明白了自己的许多过失,成为一个从谏如流、具有雄才大略的治世明君。 章节 主要内容 第一段 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和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唐太宗希望忠臣发现君主过失就“极言规谏” 第二段 阐述君正臣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唐太宗以“天下太平”为目标,愿意得正臣事己,希望听取诤谏,匡救政教过失,并能够付诸行动,真正虚心地采纳谏言 第三段 希望臣下能正确对待劝谏。唐太宗的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第四段 阐述希望得到规谏的良苦用心。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 第五段 从人性的弱点和自身经验阐述纳谏的必要性。认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第六段 阐述劝谏要及时。唐太宗认为“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 对应学生用书P49 诵读第一段,完成以下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皆失其举措(举止) (2)必假颜色①,冀②闻谏诤 ①(脸色) ②(希望) (3)主欲知过①,必藉②忠臣 ①(过失) ②(借助) (4)臣亦不能独全其家(保全) (5)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竭力陈说)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译文:一个人要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 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人欲照自”。 (2)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译文: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 句式:被动句,无被动标志,语句本身有被动之意。 3.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 [明确] 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