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7255

地理: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湘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5-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9341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教版,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必修Ⅱ》第四章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学习内容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点击放大图片 1、崇拜自然阶段———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极为低下, 采猎为主,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认识肤浅 人类社会早期(采猎文明时期) 2、改造自然阶段———人地关系思想开始萌芽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农业社会时期(农业文明时期) 有了较大的发展 开始萌芽,出现地理环境决定论 出现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论 天人相关论 因地制宜思想 拓展 1.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9世纪 地理环境决定论 20世纪初 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观点 二战以后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 20世纪80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德国 思想论 主张 19世纪 地理环境决定论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20世纪初 可能论 适应论 生态论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适应论提出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进而对自然环境变化产生长期适应。 生态论提出用生态学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 二战以后 和谐论 (人地协调论)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20世纪 80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 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2.各种人地关系思想的主张 拓展 关于可持续发展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和说明。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拓展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3用25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环境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制约各国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政府于1991年6月发起并在北京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发展部长级会议。联合国也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李鹏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会议并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承诺。 拓展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了履行承诺,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等国务院52个部门共同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它从中国国情和基本战略出发,提出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有关政策、措施方案。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制定中国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在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其后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要目标的内容,得到了具体体现。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