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75577

第6课戊戌变法 课件(20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30047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戊戌变法,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戊戌变法 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我还记得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时,我和哥哥痛苦不止。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 命前后的回忆》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 空前加强 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已和,叩求督察院代表。足见圣朝养士之隆,亘古所罕。 --《申报》1895年5月10日 简要分析《申报》所记的历史事件 公车上书 原因: 时间: 地点: 内容: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1895年 北京 拒和、迁都、变法。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一、公车上书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香港游历 研习西学 请求变法 宣传变法 (万木草堂) 培养维新人士 师从康有为 报刊主笔 宣传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汤志钧《戊戌时期的学会与报刊》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梁启超(1873-1929)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变法通议》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上清帝第五书》 光绪帝像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二、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 书,宣布变法。(变法开始) 目的:救亡图存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变法内容: 打击旧官僚,有利于维新派参政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学传播和新式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虽然有皇帝的支持,但主张变革封建制度,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 慈禧,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光绪 被囚 于瀛台 废除变法诏令 (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 谭嗣同 刘光第 杨深秀 康广仁 杨锐 林旭 戊戌六君子 戊戌政变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 谭嗣同殉难画 为民族大业不惜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一、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逆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而对于一贯宣扬的设议院、立宪法等君主立宪制主张却未敢提及。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材料二、 慈禧在变法刚开始就迫使光绪帝连下了三道上谕“任命荣禄统率北洋三军……”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严密监控变法。在地方,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变法外,其他各省官员都对新政敷衍了事,并不实行。 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