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地理 年级/册 高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难点名称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本章内容是前四章内容的总结、递进和深化,是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基本原理的实践。 2、揭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内在原因及历史背景,确立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学会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 3、、通过阅读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逻辑能力。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学生对前期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断层,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差。 2、学生不能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起来,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3、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较弱,不愿深入思考和探究。 难点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讨论思考、师生互动、启发诱导、讲授归纳、比较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学目的: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东部),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西部)。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三部分) 两条线路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 行政区域: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 地形单元: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剧气候变暖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⑶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 炭天然气优点①开采成本低②储存、运输方便③价格便宜①清洁②使用方便③燃烧效率高④比较价格低缺点 ①使用不方便②燃烧效率低③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①开采、储运难度大②技术要求高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思考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