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88547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80728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目 录 壹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贰 从部落到国家 叁 商和西周 远古时代的基本分期 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元谋人和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01 02 打制方法 元谋人 北京人 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使用大量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步稳定。 打磨结合 旧石器时代(约300万年前-1万年前) 01 元谋人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02 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虽然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畜牧业 新石器时代的基本分期: 1.新时期时代早期(距今1万年至7000年) 主要遗存:湖南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老官台文化、彭头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其中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 2.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7000至5000年) 主要遗存: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其中以仰韶文化为代表 3.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至4000年) 主要遗存: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红山文化(北方辽河下游)、良渚文化(长江下游)、马家窑文化、石峡文化等,其中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 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到4000-5000年前)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 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如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如右图所示的人面鱼纹盆就是其中的典型作品。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是距今约4000年的远古文化遗存。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 分布特点:文化遗存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多元一体 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形态 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处于原始人群阶段,一个原始人群就是一个血缘大家庭。其中只有母子关系是明确的,父子关系尚不明确。 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逐步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此时,人们排出了同一氏族内的婚姻,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才可以互为夫妻。妇女居于支配地位,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 到新石器晚期时,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联系日益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各部落及部落联盟不断征战,贫富分化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