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94761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第8讲 错例分析 课件(33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3259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考,语文,习之,诗歌,鉴赏,错例
  • cover
(课件网)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luò)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 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这是苏轼贬黄州后于元丰六年(1083)写的一首小诗。 东坡是黄州山脚下的一片数亩大小的荒地,作者于此躬耕,并以此地名作为自己的别号。 起句写东坡之景:雨后的月光皎洁如玉,碧空万里,一片澄明世界。 二句的“市人”是指为求名利而奔波的人们;“野人”此指淡泊名利.置身名利圈外的诗人自己。“市人”白天为名利奔波,夜晚多成倦客,无闲情享受“雨洗东坡月色清”的妙境。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试题】很多评论者都认为,“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用得极好,你的看法如何 请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考生答案】他既写出了月光之洁白、月夜之清静,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 【参考答案】 “清”字既写出了月色和地面景物,又写出了心情,情景交融,的确很好。 一场雨后,天空和地面都很洁净,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倾泻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之上,显出一澄明清朗的境界,这是写景; 诗人虽然被贬黄州,仕途坎坷,但随遇而安,开朗乐观,心净无尘,这是写情。二者和谐统一。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试题】(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1)内容上: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结构上:第一句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2)“铿然”:拟声词,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 不嫌道路崎岖,自爱东坡清幽的自然环境。 表现了愉悦心情,面对人生坎坷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涧户,涧边的人家。山楹,就是山岩凿成的房屋。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人家房屋。 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试题】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子的形象 请试作具体说明。 【考生答案】诗人描写的是一位喜欢往返于山水田园、寻常人家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乐他人的隐士形象。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风出没于寻常人家,表明它追求的是闲适安乐的生活;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风在日落了山水也静了时,吹动松树发出一阵阵松涛,使夜不沉寂,表明了它的情意。 诗人所咏之风,正是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 【参考答案】 诗人笔下的风是一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形象。 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