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94855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课件(52张)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5619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课件,52张
  • cover
(课件网) 深圳东门工地 深圳梅林社区 过去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四章 区域经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因素,并通过比较,理解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理解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城市化 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工业化 概念: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特征: 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 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 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工业化 城市化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带来 促进 推动 推动 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工业化、城市化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股力量(主要动力)。 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条件较好优惠政策 条件较好优惠政策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的位置: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 珠三角 1.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的? 2.发达国家将会把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具有哪些优势的国家? 3.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邓小平南巡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80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90年代以后 良好的区位条件 优越的对外联系区位使珠江三角洲出口贸易工业快速发展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 目前,广东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达1770多亿美元,其中,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资金达1200亿美元。珠三角地区9市占全广东省侨资企业的88%。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地理条件。 国际 背景 契机 国内 背景 先机 地理 条件 内因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区位条件 最大侨乡之一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比重上升;劳动、资源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型产业比重上升 作为对外开放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优势,接受产业扩散参与分工 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和亲密血缘关系,利于招商引资(广交会) 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活动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 区位、侨乡 国际经济环境 2、根据上表结果,你认为珠三角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珠三角20世纪80年代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不拥有的条件是:对外开放的政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 良好的区位条件 B.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练习 问题讨论: 既然对外开放政策是珠三角地区20世纪8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