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97428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70876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宋夏,金元,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历史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目 录 壹 儒学的复兴 贰 文学艺术 叁 科技 肆 少数民族文字 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兴起:从北宋中期起, 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主张:他们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口号: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 一、儒学的复兴 “理学”一词的概念: 程朱理学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程朱理学”一词的由来: 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程颐 程颢 朱熹 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 1、北宋时期———程颢、程颐 (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 (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存天理,灭人欲” (3)认识论:“格物致知” 2、南宋时期———朱熹,集大成者 思想:(1)“三纲五常是天理” (2)“存天理,灭人欲” 著述:《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影响:成为官方哲学;传播海外 程朱理学 理的本质: 理的表现: 穷理方法: 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在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人性 格物就是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即穷理! 致知就是心里明白了! 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个人修养要敬畏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 二、文学艺术 1.文学 (1)宋词 ①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②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③代表: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辛弃疾 1.文学 (2)元曲 ①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②杂剧: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蔡婆婆借他的银子,不得已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没过几年窦娥的夫君早死。适逢蔡婆婆索要赛卢医还钱,却险些被赛卢医害死。幸得张驴儿父子相救。那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窦娥始终未同意。张驴儿就将毒药下在羊肚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却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咬一口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睡觉 时窦娥托梦与他,诉说自己的冤情。最终窦天章为窦娥平反昭雪。 关汉卿 1.文学 (3)话本:宋元时期,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