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986

语文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30 课打包下载)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5890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关于神话的一般知识。 2、掌握本文文言词语的意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学习女娲、夸父、精卫等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难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突破方法: 重点:在学生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中加深理解。 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的三篇神话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们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在这三个故事中塑造了三个传诵几千年的动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善良、执著、勤劳、勇敢的美德。另外,本文是文言文,语言精练,文笔简约。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分析《女娲补天》 第2课时:简析后两则神话,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多媒体播放《女娲造人》的动画故事)导语: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则中国古代神话。(板书):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看故事,认真思考问题并回答。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是神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然引出对神话的认识。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我们先来看第一则神话《女娲补天》1、自由大声地朗读,力求做到读得准确流利。如果有读不准的地方,请标示出来。(多媒体提示: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2、朗读成果展示教师也及时补充点评3、全班齐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标示读不准的地方。有读不准,读不通顺的地方首先提出,师生共同解答。2-3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他生听读并给予评价。大声地齐读课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在听和读中了解故事大意,为译文打基础。 再读课文,梳通文意1、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梳通文意。教师点拨并加以补充归纳 再次朗读课文,完成任务(1)依照注释,在文中标注重点词语的意思。(2)翻译重点句子的意思。(3)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各组进行讨论交流(1)提出本组在翻译时遇到的困难,其他组帮助共同解决。(2)各组选择自己读懂的句子,派代表翻译,班内交流。(3)总结翻译规律。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多媒体出示问题):(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补天采取了哪些行动?(3)女娲补天的结果如何?2、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女娲这个人物的理解。教师适当点拨并摘要板书3、把握文章主题4、赏析写作特色文章除了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外,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多媒体提示:可以从语言特色,修辞方法等方面谈)教师深入到各组与同学共同探讨。 21世纪教育网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各抒己见,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在分析人物形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