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307574

浙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信息 第12课过程调用 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6879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摄影,2020,五年级,下册,信息,12课
  • cover
《过程调用》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载体。《过程调用》是我省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12课,位于第二单元《算法语程序设计》的第7课。本单元共有10课,通过“知识问题器”、“有趣的绘图”、“计时器”这几个项目展开,从中学习变量、列表、循环嵌套、过程调用、带参过程等学科本体知识。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或问题编写较为复杂的程序,提升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也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作好铺垫。本单元与初、高中的相关单元一脉相承,但在小学阶段主要以图形化编程为载体。 本课与其前后两课紧密联系,都是以计算机绘图作为学习主题。前一课是利用循环和循环嵌套来绘制正多边形和由正多边形旋转几次之后得到的图形。本课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创建和调用“过程”(自制积木)来绘制更复杂的图形,从中理解“过程”的概念和作用,进而为后一课《带参过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图形化编程环境中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过程”,还要理解合理“过程”的作用,即运用“过程”可以使程序简化,结构清晰,便于理解和调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梯度的任务与活动,引导学生从认识到感知再到理解,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我校五年级(5)班学生。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图形化编程,知道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顺序、循环和分支结构,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通过对前一节课学生编写的程序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到全体学生都能运用循环嵌套编写程序绘制由正多边形旋转得到的图形,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绝大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图形化编程中的“过程”。此外,有80%的同学对图形化编程有较强的学习兴趣。选择“不太感兴趣”的同学的原因是动作较慢、思维跟不上、不能顺利完成全部任务,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将采用小组讨论、同伴互助、教师个别指导等方式开展学习;同时,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设计了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挑战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位同学都获得成功感。 在图形化编程环境中创建和调用“过程”的操作比较容易掌握,但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把哪些程序段定义为“过程”则较难理解。在教学中,我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复杂图形逐层分解,由简单到复杂逐一解决,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实践应用中逐步理解。 我校学生能熟练使用平板电脑,我在算法与程序设计单元教学中以iPad为工具、以硬壳编程APP为图形化编程环境来组织教学,利用iPad中的“课堂”查看学生屏幕,把握学情,通过Team Model智慧教室系统和电子白板实时展现学习过程与结果,让思维可见,同时也使得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更加便捷。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复杂图形的绘制思路,体验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2. 通过合作探究、动态演示、归纳总结等方式,掌握创建和调用“过程”的方法。 3. 通过运用“过程”修改完善程序绘制出较复杂的图形,理解“过程”的概念与作用,并能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四、重难点与对策 教学重点:创建和调用“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探究、动态演示、归纳总结等多种方式加以突破。 教学难点:理解“过程”的作用。通过观察程序、修改程序、变式应用,循序渐进、逐步化解。 五、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资源方面做如下准备: 学习环境:Team Model交互系统环境搭建 教学软件:硬壳编程APP、课堂APP(教师端)   六、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提出的“四个转向”,要求我们从以往的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转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