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13935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同步练习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267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word,练习,18课,同步,斗争
  • cover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某一思潮在甲午战争以后开启了中国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转型时期。以民权、议院、民智、学会等为核心话语,以君主立宪制为政治理想,并且该思潮既是对以前近代民本思想的超越,又是后期民主革命思潮的基础和源泉,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里程碑。该思潮是(  ) A.洋务思潮 B.维新思潮 C.共和革命思潮 D.民主与科学思潮 2.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3.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导致慈禧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统治的基础 B.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的权威 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 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权 4.“租借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睡声。”这首近代汉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  ) A.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 B.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 C.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5.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6.1862年,郑观应就有了用土产鸦片抵制外国鸦片的想法,并建议民众多食川土(四川产),少食洋土。光绪年间,郑观应又提出对待鸦片的上策是实行鸦片专卖,中策是广种以抵制洋药,并挽回利权。这反映了(  ) A.国产鸦片种植的扩大 B.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 C.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 D.晚清商战意识的确立 7.“弟子存心苦用功,遍地草茅都成兵。愚蒙玉体仙人意,除灭鬼子保大清。”材料表明义和团(  ) A.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B.志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1899年春季,总理衝门将处理教案的权力逐级明确地下放到地方官手中,并规定“议定地方官接待教士事宜数条如下:分别教中品秩:如主教其品秩既与督抚相同,应准其见总督、巡抚……其余司铎,准其见府、厅、州、县之官,亦按照品秩以礼相答”。这些规定使得官员在处理民教纠纷时(  ) A.往往被教会势力挟制 B.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C.有效地保护国民权益 D.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9.1909 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 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广播 10.西方列强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许多督抚却和各参战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这一场景发生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1.如图是法国某年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抬着大炮去北京》。该漫画所体现的历史事件(  )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遭到了中国军民的联合反抗 旨在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 12.下图是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刊载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对外笑容,对内怒容”。该漫画巧妙地将两种表情结合在一张画上。这幅漫画意在(  ) A.批评列强对华采取双重标准 B.抨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 C.讽刺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D.建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