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3537

运动的描述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24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运动,描述
  • cover
第一讲 直线运动(一) 课程目标: 1、基本概念的理解: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质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重温 1.参考系: 2、时刻和时间: 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的 时间:时间轴上对应于两个时刻间的 实验室中测量时间的仪器: 、 例题1:在下列的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 A.一辆汽车在第5秒内行驶了20米 B.桂林到广州K13次列车的始发时间是18时40分;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 校运会100m跑的记录是11.2s。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 的点叫质点;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 例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只有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块可以看成质点 C、质点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将地球看成质点 4.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由 指向 的 线段,位移是 量。既有大小又有 路程是 量,位移在数值上是 路程。当 运动时数值上二者相等。 例题3:、质点A先向正东方向移动了4m,然后向正北方向移动了3m,则整个过程中质点的路程是 m,位移的大小是 m.方向:北偏东 度 5、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 与所用 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公式:= 平均速度是 量,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物体某一 (或经过某一 时)的速度。瞬时速度也是 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 例题4:某同学自编了这样一道题:“一架小型客机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经过时刻t=20s离开地面.它在跑道上滑行过程中的位移S=400m,离开地面的平均速度V1=40m/s,求它滑行的瞬时速度V2.”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用错的概念有: A、时刻t B、位移S C、平均速度V1 D、瞬时速度V2 6、加速度 定义:物理学中把速度的 和所用 的比值,叫做加速度。 公式: 单位: 2 意义:加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 量,其方向与 方向一致;在 运动中,加速度跟速度方向一致,为正; 在 运动中,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反,为负。 例题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变小,速度也不断变小 第二部分 直线运动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V= 规 速度公式:Vt=V0+at 律 基本规律 位移公式:S=V0t+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平方公式:Vt2 —V02=2aS 推 平均速度公式: 论 位移中点速度公式: 纸带求加速度公式:S=aT2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都可简化为: , , , ①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 ∶…… ②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 ∶…… ③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 ∶…… ④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 ∶…… 第三部分 实战应用与指导 本章常用解题方法:公式解析法、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思维法 一、公式解析法: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本章公式多,且相互联系,一题常有多种解法。要熟记每个公式的特点及相关物理量。 **例题6:汽车以加速度为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汽车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请至少用两种解法求解) ****例题7:一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的3秒内的位移为s1,最后3秒内的位移为s2,若s2-s1=6米,s1∶s2=3∶7,求斜面的长度为多少? ****例题8:物块以v0=4米/秒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途经A、B两点,已知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速度的2倍,由B点再经0.5秒物块滑到斜面顶点C速度变为零,A、B相距0.75米,求斜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