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案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教学分析】 《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是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的内容,属于“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教材以民间美术根植于人民生活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尽量唤起学生的保护意识,有选择地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 【教学目标】 1.理解民间美术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2.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与特征,以及其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和其中的寓意。 3.认识民间美术在人类活动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逐步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特征及类别。 2.让学生充分认识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其中深厚的寓意。 3.如何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美术的教育和传承。 【教学准备】 1.师:多媒体课件、民间美术实物、白色面具、水粉颜料、水粉笔等。 2.生:作业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一)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教师出示视频: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蹈类一等奖作品《俏夕阳》。) 师:同学们,这段舞蹈作品是采用哪种形式来表现呢? 生:皮影。 师:剪纸和皮影都属于中国民间美术的范畴,引出课题: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 师:中国民间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会在哪些场合看到民间美术的应用呢?(师生讨论) (二)民间美术的概念 师:大家既然了解在多种场合会出现不同的民间美术,那么,何为民间美术呢? 生: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的美术。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多样的民间美术。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入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多元艺术形式,在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设问来考察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程度。 二、民间美术的类别及特征 师:同学们,除了剪纸、皮影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 生:风筝、年画、玩具、家具…… 师:下面请大家来欣赏民间美术作品。 (一)欣赏区分,特征讲解 1.实用器物类:①建筑、民居、生产生活用品、器物及其装饰。②特征:实用性与审美相结合。(见图1-3) 2.节俗礼仪类:①各种节日庆典和社会礼仪所需的造型艺术。②特征:辅助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主要用于表达情感和情绪。(见图4-5) 3.祭祀供奉类:①与民间宗教有关的艺术品。②特征:实用主义与满足心理需求相结合。(见图6-7) 4.观赏把玩类:①指以审美和装饰为目的,满足精神需求上比较纯粹的艺术品。②特征:这类民间工艺美术品具有超越实用的功利性特点,主要用于满足精神和心理诉求。(见图8-9) 5.游艺表演类:①主要是用于武术、竞技、庙会和花会表演,以及游车彩车使用的道具、器械、乐器和装饰品,等等。②特征:在张贴、舞动、悬挂和穿戴中体现其功能。 (二)游戏体验,加深印象 师:大家对民间美术游艺表演类中的脸谱艺术并不陌生,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在石膏材质的脸形上,用绘画、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的脸谱制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欣赏了民间美术的分类以后,大家不妨也来尝试一下画脸谱,用同学们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民间美术制品。 生:每组派学生代表参与活动并大胆说出创作感言。 (三)激情讨论,形成共识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个画脸谱的游戏,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民间美术能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呢? 师生讨论。 师:民间美术遍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又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们一起去北京体验一下那里的民俗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