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42054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解析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4025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海南省,解析,Word,试题,历史,次月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高三年级 2021—2022学年第1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历史 1.【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孟子认为爱有等差,主张人们首先去爱自己的亲人和有贤德的人。墨子主张兼爱。其不同的主张体现了所代表的阶级立场有差异,前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而后者站在代表手业者立场。所以C项正确。 【答案】C 2.【解析】由材料“嬴政派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主持开凿了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并于公元前214年竣工,这就是兴安运河,唐以后称灵渠”可知灵渠接通了湘水和漓水,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故选B项;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排除A项;灵渠开通后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排除C项;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排除D项。 【答案】B 3.【解析】本题借助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观点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考查学生的实证素养。黄牛家养,未必用于牛耕,排除A项;B选项的牛,用于商业贸易,不能证明出现牛耕,故排除B项;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的提法,说明可能出现了牛耕,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可以对《齐民要术》的观点形成质疑;D选项的说法本身就不确定,不符合史学研究的严谨性。 【答案】C 4.【解析】这一材料出自黄仁字的《中国大历史》,作者主要论述的是北魏政权的改革为统一打下基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A项不是再统一的契机的主要内容,因为后来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C项说法不准确,D项政权封建化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 【答案】B 5.【解析】材料表明,唐代皇帝诏令遭谏议官封驳比较普遍,反映出当时的皇权受到一定限制,故选B项;材料反映不出中央决策机制及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善与变化,排除A、C两项;D项表述与史实明显不符,排除。 【答案】B 6.【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租庸调制之下,农民不管土地财产多少,每年都要向政府纳“租”和给官府服劳役,但是两税法实行之后,就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的征税原则,这就意味着封建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故选C项;两税法的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如何交纳赋税,与地主的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两税法征收的标准在于“资产”,即实际纳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少改变了负担不均的现象,也就不会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两税法征收的标准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仅是其意义的一个方面,而题干之意主要在于论述两税法的实施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C 7.【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君主专制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排除A项;“八股取士”只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材料重点论述选官制度的变化,且不涉及八股取士的危害,排除C项;材料是选官制度的变化,而不是朝代更迭的频繁,排除D项。 【答案】B 8.【解析】据表格可知,“小说、杂居、杂扮、唱赚、演史、唱耍令、说经、嘌唱、弹唱因缘”数量、种类众多,这说明说唱艺术是娱乐表演主要形式,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通过市民文化来宣扬正统思想,排除A项;材料只是各种娱乐项目,没有坊和市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封建社会中各阶层间的差别不会消失,排除D项。 【答案】C 9.【答案】C 10.【解析】汉代商业中心在黄河流域,唐代商业中心南北趋于平衡,明清长江流域商业中心较多,这说明商业中心的转移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上是同步同向的,故选D项;明清时期商业中心在长江流域,政治中心在北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