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42170

科学(华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复习:专题4 金属(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28291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科学,华师大,九年级,上册,期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华师大版)独家期中专题复习:专题4 金属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B.高炉炼铁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炼得纯铁 C.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高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抗腐蚀性能也更好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很高的熔点 B.良好的导电性 C.很大的硬度 D.银白色的光泽 3.(2019 沂源县校级一模)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B.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C.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铜 D.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4.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C.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 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5.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 A.金Au>银Ag>铜Cu B.钾K>钙Ca>钠Na C.锌Zn>铁Fe>贡Hg D.铝Cl>镁Mg>锌Zn 6.某同学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1)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2)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 A.X>Z>Y B.Z>Y>X C.X>Y>Z D.Z>X>Y 7.如图所示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左高右低 C.左右试管对比说明铁锈蚀与水、空气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8.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9.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 ) A.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 B.a、b、c与金属Mg反应的速率:b>a>c C.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a<c D.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 10.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a点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B.bd段是铁粉与Cu(NO)2溶液反应 C.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Fe(NO)3 D.在e点时,能得到3种固体 11.继黄金、白金之后,钯金(Pd)首饰在市场上悄然兴起。为了获得钯金,取17.7%的PdCl2溶液100g,加入10.0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得钯金和铁的氯化物。经分析所得钯金的质量为10.6g,未反应的铁粉质量为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12.7g B.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16.25g C.该反应说明钯金比铁活泼 D.生成铁的氯化物为FeCl3 12.在Cu(NO3)2、Al(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铁 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小 ③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含银,一定不含锌和铁 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