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51600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2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28599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26张,上册,纲要,中外,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为什么隋唐会出现“盛世”? 如何评价隋炀帝?隋朝灭亡与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万艘龙舸绿丝间, 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 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隋唐大运河 (一)“开皇之治” 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励精图治、国力日强 589年,派遣杨广灭陈,结束南北分裂 (二)隋朝的各项建设 文帝 炀帝 ①广设仓库 ②兴建洛阳城 ③开通大运河 壹 隋朝兴亡 从“天下第一仓”到“千年大运河” 含嘉仓:东门,从南第二十三行,从西第五窖含纳苏州通天二年租糙米白多一万三□□十五石。 ———含嘉仓仓窖出土的刻字砖 含嘉仓 河阳仓 经济重心 产粮大区 政治中心 炀帝 贯通南北 巩固统一 经济发展 过度徭役 滥用刑罚 激化矛盾 目的:运河网络把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北京附近地区连成一体,从而以富足的南方供养都城长安、洛阳,并为北方边境提供战略保护。 结合P32【导读】【学思之窗】,分析大运河的利弊。 思考 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思考 ★说说你是如何评价隋炀帝? 暴君≠昏君(隋炀帝无德但有功) 隋炀帝三征高丽、兴修大运河,可见其有政治抱负,但在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却忽略的百姓的承受能力,是一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 何谓暴君?暴君一定是昏君吗?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分析 (一)大唐盛世 李 世 民 李 渊 李 隆基 李 治 武则天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贞观遗风” 措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贰 唐朝的兴衰 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武则天废唐称帝,建国号为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618 755 690 措施: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唐进入鼎盛。 越瓷青瓷 盛世表现 农业 1.犁的改进:曲辕犁成型; 2.新型灌溉工具出现:筒车; 3.兴修水利,疏浚河道; 4.开辟荒田 手工业 1.丝织业得到发展,织锦技法高超; 2.陶瓷业有所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除此之外,唐三彩也是唐朝著名的瓷器; 3.造纸业有所发展,宣州、益州的纸都非常有名; 商业与交通 1.交通运输的发达,陆路、水路交通都很发达; 2.货币统一,从五铢钱到开元通宝; 3.市场发达,邸店、柜坊出现,坊市分明; 4.商人众多 城市 长安、洛阳出现 唐三彩 结合课本P33第3段和P34,概括唐朝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 民族 政策 表现 突厥 战争 贞观初年,击败东突厥 设置机构 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回纥 归附 回纥南移归附唐 册封 册封首领为怀仁可汗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会盟 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靺鞨 册封 封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二)唐与少数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怀柔远人,“天可汗” 在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则允许保留原有的奴隶制,允许在本地区或本民族内部有自主权,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羁縻府州制度。……这些羁縻府州的建署大多以各少数民族的部落为单位,不同于内地的以地理为划分,府州官不由朝廷派遣,多由其首领担任,实行世袭制,一般不征收赋税,他们只是定期向朝廷贡纳一定的财物。这样,唐政府于内地州府实行郡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奴隶制度,这就构成了唐朝的“一国两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