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52992

22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比较阅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1202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礼记,二则,虽有,佳肴,比较,阅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比较阅读试题 虽有嘉肴(一)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南方多没人》: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②,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③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④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文集》) 注释:①没人:善于潜水的人。没:潜水。②涉:步行渡水。③苟然:随随便便的就能做到的样子。④得:体会到。 1.请用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日与水居/面善而居 B.故曰:教学相长也/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 C.虽有嘉肴/则虽壮 D.妾之美我者,畏我也/见舟而畏之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由“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B.甲文结尾引用古代《兑命》里“学学半”名言,是用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 C.乙文中“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意思是说,只有多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才能和水打交道。 D.“不调查,不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能很好地印证乙文的观点。 5.甲乙两文各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 1.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首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方式进行断句。该句翻译成“如果生下来就不熟悉水性,那么即使长到成年,看见水上的船就会感到害怕”。 2. C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实词的理解能力。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通假字等特殊词。同时还要注意联系学过的课文。如A项,相处/居住。B项,所以。C项,即使。D项,畏惧,害怕。 3.(1)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语句讲求“信、达、雅”,对于初中生,只要忠实于原文内容,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地直译出来,并且语句通顺明白即可。对于句中重点字,一定要重点翻译,如(1)“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2)“日(天天,每天)”“道(方法)”。 4.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意思是:对于那些不识水性的人来说,如果不去和水打交道,即使学了再多再好的游泳的理论,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5.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乙文告诉我们做学问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不着边际,更不能异想天开找捷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再从教和 学 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采用了 “设喻说理” 的说理方法,用北方人学游泳的事例,告诉我们做学问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更不能异想天开找捷径。 【参考译文】 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一起生活,七岁时就能徒步过河,十岁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十五岁时就能潜入水中了。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