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5580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指导: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练习、反思)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视频 查看:37次 大小:2251293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配套,视频,实录,中考,反思,练习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明文阅读指导: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 教学反思 无需讳言,初中语文教学要面对中考的检验,我们要想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在中考复习中,就一定要紧扣中考考纲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 本节课着重复习如何弄清说明对象及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过的课文为切入口,让学生找出说明对象及特征,由此引出找说明对象及特征的方法。 一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标明了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等。当然,也有例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考中要求分析的说明文常常并无标题,那又怎么办呢 那还得认真阅读课文(语段),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对象。须要提醒的是不要将文章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例如《蜘蛛》一文的说明对象是蜘蛛,而不能以偏概全,只将蜘蛛的生活习性这一方面作为全文的说明对象。通过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准确无误地找或概括出说明对象 。但还有少部分同学不能全面地概括出说明对象。仍需要加大力度对他们进行补救训练。  二 、如何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 也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 第二,从段首找。    第三,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四、抓住关键信息指向语。 (标志语、提示语、关联词 ) 在每讲一种方法前,都给一个具体的材料,让学生先阅读材料 ,再交流方法,最后总结规律。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用这种办法来让学生真正掌握到方法。 方法掌握了,再配以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比较快速地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于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题目,中等以下的同学,还有一定的难度,说明他们的概括能力有待加强。以后在这方法还需花大力气进行训练。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大多数做到能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说明文阅读指导: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2、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3、让学生自主合作,总结出如何找出说明对象及特征。 情感与价值目标 4、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 1、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2、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教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