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72150

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1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29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cover
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逐渐蔓延到全国。经过全国人民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我校也顺利复课复学。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都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疫情防控工作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师生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因此,学校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德育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内容,全面普及科学防范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防控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的传播途径。 2.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3.掌握日常预防方法,学会正确佩戴口罩。 【教学重、难点】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练习、实践。 1.教会学生疫情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2.如何看待疫情 3.从疫情防控看中国“制度优势”; 4.抗击疫情先进典型事迹学习。 【课前准备】:新闻、视频、PPT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 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等;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2)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4)避免多人聚会;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5)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6)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7)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如何正确选配口罩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聚氨酯纤维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3.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医用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 颜色比较浅的一面是反面,反面正对脸部; 医用口罩上有鼻夹金属条,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 (2)戴口罩前应先将手洗干净,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 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4.废弃口罩如何处理?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普通人群(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佩戴过的口罩,没有病毒传播风险。请将口罩折叠后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用开水浸泡30分钟或者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有害垃圾”桶。处理完口罩,请清洗双手。 5.如何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步骤:首先流水湿手,涂抹洗手液或者肥皂。 ①(内):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③(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④(弓):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⑤(大):大拇指在对侧手掌中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⑥(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对侧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