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372305

小学数学沪教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 单元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078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小学,数学,教版,一年级,第六
  • cover
“整理与提高”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规划 “整理与提高”单元规划属性表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运算 □方程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整理与提高 整理与提高 百数表 1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4 交换 2 各人眼中的20 1 小练习(3) 2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对应、 归纳、数形结合、综合 说明 二、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一)研读课标 “整理与提高”单元学习基本要求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 所属模块 提炼学科核心概念 整 理 与 提 高 百数表 通过百数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及100以内的数列,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A识记 数与运算 数感 运算能力 在百数表上探究各种有趣的规律,包括行的规律、列的规律、行数和列数与数位上表示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等。 B理解 能利用百数表中行的规律与列的规律在百数表上正确地填空。 B理解 探究用行与列描绘百数表上的数,初步感受两个数(行数、列数)组成的数组可以确定一个位置的思想。 B理解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能对两位数加减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 A识记 理解两位数加减法笔算方法,能进行计算。 B理解 交换 通过计算,初步学习加法交换律,探究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A识记 探索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计算。 B理解 各人眼中的20 通过数实物个数的活动,学会一组一组地计数。 A识记 会把20分拆成几个几相加(同数连加)的形式,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B理解 小练习(3) 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B理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B理解 通过解决各种有趣的问题,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知道珍惜时间、爱惜人民币。 A识记 (二)分析教材 1、知识编排体系 (1)单元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小学阶段“数与运算”模块的教材安排 模块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数 与 运 算 1.1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 2.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十进制计数法) 3.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 4.加减混合运算 5.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 1.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 2.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 3.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乘除法口算 4.两步计算式题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乘、除数是两、三位数的乘除法 3.两步计算式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4.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5.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一) 1.多位数的认识 2.以万、亿作单位的数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4.分数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小数的认识 6.小数加减法 7.四则混合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8.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 9.常见的数量关系(二) 1.小数乘除法计算 2.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正、负数的初步认识 4.解决实际问题 (2)本单元在不同学段的联系与发展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以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及口算的计算方法,对物体的位置和长度的比较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统计、时间的初步认识、人民币等有了初步了解。而对20的不同计数方法又为乘法的引入作准备。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学生在完成本学期主要学习任务后对各个知识点加以归纳整理,并在原有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通过系统整理本学期已学的内容,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本单元各例题教学的发展路径 模块 学科核心概念 单元内容组成 例题匹配情况 例题学习要求 例题之间联系 数与运算 数感 运算能力 百数表 P59例1、P60例2 通过熟悉百数表,如行与行之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