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75145

专题04 边塞诗-备战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73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古诗词,答案,训练,分类,阅读
  • cover
专题四 边塞诗 【考点分析】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诗经》中的边塞诗,反映了一代边塞战争生活的真实面貌,向我们展示了特定时代征夫复杂的情感世界,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罪恶。《小雅·出车》被认为是描写周宣王派仲领兵出大将南征猃狁的的作品;《秦风·无衣》中抒发战士踊跃从军的那种慷慨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唐风·鸨羽》表现的是戍边士卒情感的另一面,即由边塞战争结果所导致的反战呼声及征夫内心的痛苦之情;《王风·扬之水》通过戍边士卒的直接控诉来揭露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内容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 岑参 ,李贺,李益。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唐朝的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老将行》等)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如金昌绪的《春怨》;三、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如杜甫在《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四、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边塞诗的常用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意象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风格———雄壮豪迈。意境———奇丽壮阔 边塞诗歌体现的主题思想:表达了对良将尽早出现的渴望和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和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如“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和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如“更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