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85131

第10课 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712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课,三峡,同步,练习,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10课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应是“给人一种哀伤悲凉、寒气透骨的感觉”。 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D 【解析】 D项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顺畅。D项应断句为:常有/高猿长啸。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B.自三峡七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C.每至晴初霜旦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常有高猿长啸   若啸呼状 【答案】C 【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绝”分别为“阻断”和“极”;B项中的“自”的意思分别为“从”和“如果”;C项中的“至”都是“到”;D项中的“啸”分别是“叫”和“撮口作声”。故选C。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 B.本文以大笔点染的手法,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C.本文通过对三峡的整体风貌和四季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D.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项,“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这种说法牵强,可改为“表达了作者对三峡风光的喜爱之情”。故答案为C。 6.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 非宁静无以致远 B.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C.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D.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答案】A 【详解】 A.都是“不,不是”的意思; B.极高的/消失; C.在/如果; D.清波/清澈; 故选A。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B.文章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进行正面描写。 C.文中“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 D.文章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 【答案】B 【详解】 B.有误。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山之高峻,运用的是侧面烘托手法。故选B。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他是东汉地理学家。 B.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