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87393

第14课《 诗词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39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4课, 诗词三首,同步,训练,答案
  • cover
2021年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训练试卷 班级 姓名 14. 诗词三首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金樽(zūn) 歧路(qí) 投箸(zhù) B.赠言(zèng) 凄凉(qī) 闻笛赋(fù) C.烂柯(kē) 侧畔(pàn) 宫阙(què) D.琼楼(qióng) 绮户(yǐ) 婵娟(chán)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渡 B.二十三年弃置身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C.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增长,振作 D.千里共婵娟 婵娟:美女 3.下列对《诗词三首》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C.《水调歌头》一词的上片极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怀人,表达政治上失意、思念兄弟的抑郁惆怅之情。 D.刘禹锡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他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4.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诗人用了“凄凉地”说明了被贬的地方的偏僻与荒凉;“二十三年”,从数字上极言被贬时间之长。时空的交错,写出了诗人的无限心酸与悲痛之情。 B.颔联用典,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感慨。 C.颈联用“沉舟”和“病树”自比,虽有惆怅之意却又相当豁达。并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D.“听君”中的“君”指刘禹锡,“歌一曲”指自己所作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它既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有劝勉白居易之意。 5.下面对《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只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词人在上片叙述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抒发了对政治的感慨。 B.词的下片写对月怀人,写出了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表达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无奈和感伤。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富有哲理。 D.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感情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6.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中“……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前人”包括了唐朝的李白、杜甫和南宋的陈与义,因为他们都写过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B.《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的作者都出自“唐宋八大家”。 C.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七言律诗。 D.《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这些诗(词)文都是作者在贬官时写下的不朽篇章。 7.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