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91331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2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48483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2022,危亡,PPT,25张,课件,斗争
  • cover
(课件网)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哗然。拒和废约、迁都再战的呼声震动了整个京城,并在全国掀起了反割地、反投降的斗争……清朝中央及地方许多官吏也为《马关条约》丧权过重而不满,他们有的请杀李鸿章以谢天下,有的主张废约再战。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社会条件:《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民族危机,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 图1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一、旧邦新造—戊戌变法 1.背景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1 康有为 梁启超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传播。 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起,美国南北战争; 1866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1868年,日本开启明治维新; 1871年,德国完成铁血统一; 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制度。 (5)时代背景:发展资本主义是时代潮流! 1 (1)序幕: 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2.过程 1 (2)高潮: 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光绪帝 (3)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 广开言路,提拔新人,改订律法,合并机构 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经济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文教 普设学堂,兼习中西,开办大学,设经济科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军事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行征兵制,兴办兵厂 裁汰八旗、绿营旧军 1 变法主要内容 一、教育方面: 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 二、行政管理: 裁撒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三、工业方面: 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 四、其他方面: 高级官员游历外国、改进和简化法规 ———根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内容整理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1.革新科举制度和法律规范; 2.设立政府制度局和创设十二个新局来取代无用的军机处、六部和其他现有的机构; 3.设立各级民政局和地区分局,作为地方自治的初步形式; 4.在北京设立议院; 5.采用宪法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根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课堂探究】对比以上两则材料是否相同,为什么? 维新派 顽固派 VS 维新人士 光绪皇帝 无兵无权 慈禧太后 官僚贵族 大权在握 势力弱小 势力强大 没有社会基础 自然经济雄厚 缺乏理论指导 缺少政治经验 封建思想浓厚 长期把持朝政 慈禧对变法态度变化: 默许和支持→提倡渐变,反对急变→反维新“乱党”,发动政变,破坏变法 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史称“戊戌政变”。政变发生后,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新法大部被废止,政变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4)结果:失败 图3 瀛台 图4 戊戌六君子 图5 慈禧太后 【课堂探究】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想一想戊戌维新运动为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