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39350

公开课《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案及课件

日期:2025-10-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028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开课,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案,课件
    (课件网) 专题4 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苍南中学 郑益哈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P54) 1、CoCl2·6H2O 2、浓盐酸 3、水 4、分装 5、 利用以下仪器、试剂和相关原理,讨论、设计“氯化钴溶液颜色的变化”的实验方案? 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打火机; 试剂:0.5mol·L—1CoCl2溶液、浓盐酸、稀盐酸、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蒸馏水。 原理: △H<0 (现象: ) (作对照) (现象: ) 2mL浓盐酸 1mL蒸馏水 分装 1mL0.5mol·L-1 CoCl2溶液 加热 或原溶液加热 (现象: ) 注意:1、用量,1mL大约20滴液体。 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不准对准他人,且要时不时移动试管 。 (1)实验室常见的36.5%的浓盐酸的密度为1.18g·cm-3,可以计算出c(Cl-)=11.8 mol·L-1 ; (2)20℃时饱和食盐水的密度为 1.18g.cm-3,溶解度为36g,可以计算出c(Cl-)=5.3 mol·L-1 ; (3)20℃时饱和氯化钙溶液的密度为 1.27g.cm-3,溶解度为74g,可以计算出c(Cl-)=9.7 mol·L-1 。 CoCl2·6H2O (2~3小粒) 氯化钴晶体( CoCl2·6H2O)的变色原理 2mL 95% 乙醇溶液 (现象: ) 蒸馏水(逐滴) (现象:至溶液恰好呈粉红色) 加热 (现象: ) 乙酸乙酯水解的影响因素 CH3COOC2H5+H2O CH3COOH+HOC2H5 H+或OH— 某同学在做乙酸乙酯水解的对比实验时,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为便于观察,水层中加入甲基橙或石蕊指示剂,从左到右各支试管中水层分别呈橙色、红色、蓝色)。你能说出这三支试管的水解液中,哪一支加了碱溶液,哪一支加了酸溶液,哪一支只加了蒸馏水? 4mL蒸馏水 4mL 2 mol·L-1 H2SO4 4mL 4mol·L-1 NaOH溶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几滴甲基橙 几滴甲基橙 几滴石蕊 2mL 乙酸乙酯 2mL 乙酸乙酯 2mL 乙酸乙酯 热水浴(约70℃)加热约 5分钟 (现象: ) 在设计化学研究实验方案时,研究一个因素的影响,必须排除其他因素干扰。要做到以下三点: (1)正确: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不违背化学原理 (2)准确:研究浓度、温度等因素影响化学平衡时,既要保证其他变量相同,又要控制浓度、温度等有合理的差位。 (3)精确:优化实验方案,要尽量减少实验操作误差。《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 苍南中学 郑益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加深对可逆反应的了解和认识,加深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 2、学习乙酸乙酯水解反应条件的控制。 3、用实验的方法了解和初步探究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体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评价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实验仪器和试剂等 【教学流程】 【示】氯化钴晶体 师:对于氯化钴这种物质,我们在《化学反应原理》中已有所接触。 【PPT】【回顾经典】专题2第3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P54) (出示图示法) 师:如此经典的探究活动,今天由老师再次演示与大家一起欣赏,请同学们注意:仔细观察每一步操作后的现象。特别是颜色的变化。 【演示】1、加入氯化钴晶体;2、逐滴加入浓盐酸;3、滴加水;4、分装三支试管;5、分别置于热水、冷水和室温。 现象:蓝色 ——— 紫色 ——— 蓝色、粉红色、紫色 师:请大家思考 (1)蓝色是什么物质的颜色?粉红色是什么物质的颜色?那么,紫色呢? 【板书】 △H<0 (2)结合刚才的操作,你认为是什么因素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生:可能是浓度、温度、Cl_ 、H+等。(在与学生交流中,根据可逆反应原理:排除H+的条件) 【过渡】如果像大家推测使“浓度、温度、Cl_”因素使其颜色变化。若今天提供给大家的是粉红色的CoCl2溶液,你能否利用桌面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