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0841

第四章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件+练习)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009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章,第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 cover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 B.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D.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 解析:在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液氯可以用钢瓶储运,所以A是正确的.氯气和液氯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所以B选项不正确.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应选用不能和氯气反应的干燥剂,因为氯气气体呈酸性,不宜选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等,常选用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如: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等,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氯气有毒,对人体有害,可以用于制造毒气弹应用于战争中. 答案:B 2.(2010·青岛高一检测)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解析:Fe与Cl2反应只能生成FeCl3,而不能生成FeCl2. 答案:D 3.(2010·连云港高一期中)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解析:A项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项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C项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反应生成Br2和NaCl,没有气体产生;D项H2O与Na2O2反应产生O2. 答案:C 4.(2010·郑州四中高一检测)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  ) ①使它转变成较易溶于水的物质 ②转变成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 ③提高氯的质量分数 ④提高漂白能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解析: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转变成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Ca(ClO)2比HClO稳定,便于贮存、运输. 答案:D 5.(2011·盐城中学高一期末)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市遭遇7.1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解析: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两者都是混合物,故A、D错误,B正确;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方法是将氯气通入到冷的消石灰中,C错误. 答案:B 6.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药匙向蒸馏烧瓶中加入MnO2,再向分液漏斗中加浓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 ④检查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管. 最好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⑤④③ D.②①③④⑤ 解析: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一般为“从下而上(即放铁架台→放酒精灯→根据灯焰的大致高度确定铁圈位置),从左而右”,且制备气体时,加入药品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就要错选A、B、D. 答案:C 7.(2011·温州市高一八校联考)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酸能够使pH试纸变成红色,但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呈现的红色漂白,试纸中央变成白色,B项正确. 答案:B 8.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氯化钠溶液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装置的特点及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或潮湿的Cl2).根据打开B阀后,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说明A处通入的Cl2为潮湿的,潮湿的Cl2在关闭B阀时通过了D瓶,看不到C试管中红色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瓶干燥吸收了Cl2或吸收了Cl2中的水蒸气. 答案:A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