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1090

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2093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 cover
(课件网)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因为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落后这一客观现实严重制约了国家开展正常的经济建设,为根本解决这一矛盾,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几个部分?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合作化,从组织形式上说,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建国后到1953年,以发展互助组为主。1954年到1955年底,以办初级社为主。1956年以普遍办高级社为主。 至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7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为1.O7亿户,占农户总数的87.8%。这表明全国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农民在办理加入合作社的手续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初期,全国城乡手工业工人和手工业独立劳动者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春,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到年底,手工业合作社(组)约10万个,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组)的人数达603.9万人,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基本上完成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上海市的手工业者建立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采用和平赎买的办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逐步将其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北京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上海市工商业界代表步入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公私合营的天津市祥德斋糕点店 公私合营的上海永安公司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_ 商品零售额 95.8% 4.2%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2、基本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1、只用了四年时间提前十一年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失 误 1、改造后期,对农业、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2、对一些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规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就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在政权形式上的表现。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居住和迁徙自由,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为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