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14458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66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1-2022,教学设计,文化,经济,中叶,至清
  • cover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课时 1课时 选题缘由 回顾明清时期,经济、思想领域出现新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但明清又处在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中西对比,盛世之下隐藏着巨大危机。这节课笔者选择从白蛇故事演看变明清社会之变。之所以选择题材《白蛇传》,是因为民间故事《白蛇传》起源虽早,但基本定型是在明朝后期。故事背景假托于南宋,反映的却是明代中晚期以来的市井生活;白蛇故事在明清版本中人物形象、地域、情节的变动,为突破本课重点“明清经济和思想的变动”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撑;通过中西同时期两个戏剧相同主题、不同结局的比较,指出明清盛世背后实际暗藏危机。这节课笔者将带领学生从白蛇传故事演变观社会之变,探盛世危机。 课程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标解读:在对比新老课标后发现,新版课标更强调一个“变”字;取消“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只在教材中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提及。这意味着,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范式及背后的欧洲中心视角正从历史研究的主要舞台退场,更多从中国视角审视明清早期工业化的发展与制约因素。结合课标解读,这提醒我们,学习本课应在早期全球化视野下看中国社会发展与中西互动。 教材地位: 从大单元设计角度看课标要求,学习要点是要认识明清版图奠定和经济思想变化,同时强调明清社会逐渐暴露出的危机和潜在的问题。所以,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盛世危机。从本课地位来看,本课位于专题四第三课,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实现近现代贯通、中西方关联、诸单元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也有内容多跨度大的特点,需要取舍和整合。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课前问卷调查发现,经过高一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明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较为熟悉,而与中西对比存在的危机相对陌生。对白蛇传故事较为熟悉和感兴趣,但对背后蕴藏的时代变迁较为陌生。 解决途径:通过抓住明清经济的变与不变、中西新文化的同与不同的矛盾冲突,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渗透尊重传统文化关注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认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历史长时段和全球视野出发,认识在世界形势下中国社会的迟滞。 (唯物史观【水平2、3】、时空观念【水平3】) 从各种类型的史料中提取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重大变化的信息,对明至清中叶思想文化变动和未能实现社会转型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水平3】 、历史解释【水平3】 ) 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尊重传统文化,关注国家发展。(家国情怀【水平3、4】 ) 重点: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思想出现的新变化。 突破:以《白蛇传》在明清的转变作为课程主线,精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研读思考。 难点:明清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突破:设置讨论环节,学生合作探究,理解生产力发展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矛盾。 教法:情境创设、史料探究、问题引导 学法:归纳总结、研读史料、合作讨论 选取明清版本白蛇传的故事演变、文本解读、地域变迁作为核心教学素材,辅助以其他的书籍史料,带领学生探究问题,破解明清的发展与迟滞。 设计思路: 采用核心问题+问题群的形式展开教学设计,深挖核心问题,助推整合教学。以核心问题“变”统领全课,分解为三个有内在层次的问题群。在此问题链下,分明暗两条线。明线紧密围绕《白蛇传》在明清时期的演变展开,暗线将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的变与不变一一呈现。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在导入部分设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