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1645

在社会中成长

日期:2025-05-1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5945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社会,成长
  • cover
(课件网) 在社会中成长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生存吗? 议一议 从原始人狩猎说起: 人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改造世界、推动文明发展的。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条件,我们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 用一比喻形容人与社会的关系。 想象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试试。” 如果说小水滴也有灵性,它不想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该怎么办? 一个人只有置身于社会之中才能健康成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如一滴水与大海。一滴水离开了大海,一粒土能把它吸干,一丝风能把它吹没,一缕阳光能把它蒸发。可见,是多么微不足道!一滴水融入大海就获得了生命。 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表明,人类来自于自然界,又具有一些不同于自然界中动物的特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在社会中成长. “人是万物之灵” 社会真的有如此功能吗? 课本阅读卡中“狼孩的故事”及下列材料:   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丹尼士曾经做了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他从孤儿院挑选了一批新生婴儿把他们放在暗室中生活,只给他们吃住,让他们与世隔绝。这些婴儿起初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完全一样,慢慢地机能逐渐退化,最后变得越来越痴呆。这些婴儿长到一定年龄后,再把他们释放出来,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虽然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教育,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始终都没能恢复人的基本特征,变得终生痴呆,只有个别人学会了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 狼孩 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护林员发现了一个吃狼奶长大的孩子劳拉,这个8岁的女孩用四肢爬行,用狼的语言在狼群里尽情“交谈”。小劳拉后来被送到美国心理改造中心。经过18个年头的艰苦学习,劳拉才逐渐恢复人性,最终还上了大学。 狼孩故事:美国狼孩 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人终究是社会的成员.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脱离了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社会生活.因为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场景:清晨被闹钟叫醒→迅速穿衣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骑车或乘车上学→在学校学习一天→放学回家→看一会儿电视→做作业→洗澡睡觉。 [活动]观察晓明一天的生活,说说他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社会各行各业有哪些联系?说明了什么? 【总结】通过晓明一天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人类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的确离不开社会。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趣而又深刻的话: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阅读课本图5-2社会中的不同群体 1. 说一说,生活中除了以上所标示的群体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群体组织? 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各类娱乐场、商场、少先队组织等 2. 这些群体组织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在发展变化的? 人员在变、组织结构也在变。 社会是群体组织,而且是一个大的群体组织,它又由无数个小群体组成。 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海纳百川,社会像大海一样,容纳了各种群体,各种群体又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群体,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社会。每个人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样,没有人就没有社会,所以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不但要正确认识社会,还要正确认识自已。 [阅读] 王丽的故事 [思考与探索] 思考是什么照出了王丽在家在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