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1666

第三课 第一框 关于规则的故事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3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第一,关于,规则,故事,教学设计
  • cover
第五单元 走进社会第三课 第一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关于规则的故事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19-2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学情以及教学的实际设计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规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其存在形式。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要过好生活,就应该重视规则,用好规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尝试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亲身感受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规则,体验制定规则的程序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生明白无论是年青人还是成年人,都要遵守规则;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主要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生活案例谈谈我们生边存在的规则。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于规则的故事 五、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关于规则的要领和有关规则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制定规则的名称、目的、要求、程序、结果、违背规则应承担的责任等),这是学好本章至关重要的一课,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了解规则的含义、存在的形式及其作用,从而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拿出笔来,请在白纸上自由地画圆、画方,随便画几个都行。另外我们再请2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圆、画方。”(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和要求) 学生在白纸和黑板上画完后,让他们前后左右地(分组)进行比较与评价,看谁画得最好,分析原因。 用圆规、尺子的同学画得圆、画得方,比较规范;没有圆规、尺子的同学画得既不方又不圆。 【教师】老师只要求你们自由地画圆、画方,为什么有些同学自觉地拿出圆规和尺子来画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圆规是画圆形的专用工具,尺子(矩尺)是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工具。用圆规画圆、用尺子画方是画圆和画方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引出课题) 画圆、画方需要用一定的规矩,我们走进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也要有一定的规矩。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常常用“规则”一词了称呼,今天这堂课我们专门来讲讲“关于规则的故事”。 (新课教学) 一、想一想(带着下列几个问题自学课本内容) 1、人们为什么要制定规则? 2、规则是什么? 3、规则到底规定了什么? 4、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 二、看一看(视频欣赏表妹身边的规则) 1、告诉我们什么?(生活中到处有规则,人人要遵守规则。) 2、规则似乎都是给小孩子制定的,对吗?(生讨论) 三、说一说 1、我们身边有哪些规则? 2、学校里有哪些规则? 3、公共场合又有什么规则? 小结:规则作为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它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图片欣赏: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四、读一读(材料分析) 1、多媒体出示阅读材料、课本P20山区性路的风俗———约定俗成的规则 2、猜一猜交通标志———文字形式成文规则 3、规则的内容:禁止性规则、非禁止性规则 五、体验制定与遵守规则———制定拔河比赛的规则 1、提示: 制定此次活动的名称 活动的目的,要求, 操作方式,评价结果 违背规则应承担的责任 2、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活动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知识梳理)(1)规则的定义。 (2)内容:规定不许、不能做什么———禁止性规定; 允许、能够做什么———非禁止性规定 (3)类型:成文的规则(明文规定)———团体成员必须遵守 不成文的规则(约定俗成的规则) ———入乡随俗 (总结)规则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或程序,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一般包括禁止性规定和非禁止性规定;成文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规则。每个社会团体都有自己的规则。而每个人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