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20644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237642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课,当代,中国,法治,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网)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十课 情景导入 依法治国 概念解析 法治:“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 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 法 治 第一部分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何成就? 自主学习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时代(阶段) 内容 影响 1949年9月 (开启历程) 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 开启了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 20世纪50年代 (初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4宪法)等一系列法律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各项制度, 初步奠定法制建设基础 文革时期 (挫折阶段)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 (发展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2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 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 (形成体系) “法制”改为“法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制体系 国家各方面有法可依,推动社会主义制度 不断自我完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 法治基础 十八大以来 (全面依法治国 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 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时空坐标 法制 进程 1949 共同纲领 1954 五四宪法 1966 1976 造文革破坏 1980 1990 1997 依法 治国 八二 宪法 2001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 2004 2010 20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修正案 2020 民法典 —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历程 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将作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而长期存在。———人民网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2、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4、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0):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 3、文革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5、改革开放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成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