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37751

2020-2021年云南省文山市高三(上)州统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394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0-2021年,云南省,文山市,高三,州统,语文
  • cover
2020-2021年云南省文山市高三(上)州统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的美学探寻并非不重视“道”与“文”的关系,但关于文与道之关系的论述大多将二者割裂开来。荀子可以说是为后世开了这样的先例,他涉及文与道关系之论述被后人概括为“文以明道”,这也可以说是后世“文以载道”的先声。其后,无论是唐朝韩愈的“文以贯道”,还是宋代周敦颐的“文以载道”,都基本上是荀子思想的翻版,其要害之处都是将“文”予以工具化,并没有认识到“道”与“文”之间存在的有机内在关系,为什么说那些有关“文”“道”关系的命题都是工具化的论述呢?因为“文以明道”论把“文”视为阐明“道”的手段;“文以载道”论把“文”视为车,把“道”视为所载之物;“文以贯道”论则把“文”视为接续中国道统———主要是儒家之道的工具。这种工具论也许可能受到孔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名言的影响,当然,孔子说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与文和道的关系虽有所不同,但至少表达了视“文”为言之载体的美学意思。总之,历史上对文、道的概念性论述不是重道轻文,就是文道对立,即使是苏轼、欧阳修推崇的“文与道俱”,也只是把“文”“道”并列,并没有在概念性上把握住“文”与“道”的美学内在联系,因而无法将“文”与“道”的关系转化为真正的美学范畴。这一情况似乎一直延续到现代,目前以“道之文”为主题的研究,数量不多,几乎没有概念性的持论,所论无一例外都是把“道”与“文”视为体用关系,认为后者是阐明前者的手段或工具。如有学者撰文探讨《文心雕龙》中“道之文”,虽然意识到其对中国文论的重要意义,但仍沿用传统的解释:“何谓‘道之文’?简言之即‘明道之文’。” 纵观古今,“文”“道”关系的工具论似乎占据了主流,唯一的例外是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该书提出“道之文”的思想,使“道”与“文”这两个中国玄学和艺术的关键概念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不仅显示了哲学与文艺的概念性融合,也标志着自觉探究文艺发生机制之肇始,其美学创新意义丝毫不亚于曹丕将玄学的“气”和美学的“文”相结合而提出的文气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刘勰的美学思想最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其对“道”作为“文”之源头的探索,其“道之文”的理念至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其美学意义和价值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如何充分认识刘勰的“道之文”的哲学与美学意义?对刘勰前后出现的有关“文”的讨论,我们不仅需要从哲学、美学和历史语言学的视角审视,还应从心理学、符号学及语言哲学的视角探讨其内部机制。只有从一种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角研究“道之文”才能深入揭示:这一观念不仅含有现代符号美学的一些最基本原则,而且其对语言和表征的感悟具有现代甚至后现代文艺理论的洞见,并可解释中国的文字、文艺、哲学、美学理念何以具有明显异乎西方的特点。在此,我们可以说,“文”之发明,不仅迎来了汉字的崛起,而且标志着一种别具特色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观念的诞生。 (摘编自顾明栋《何为“道之文”———古代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性考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的“文以明道”、韩愈的“文以贯道”、周敦颐的“文以载道”,都将文与道的关系割裂开,都是把“道”与“文”视为体用关系。 B.“文以明道”论、“文以载道”论、“文以贯道”论都是将文与道的关系工具化的论述,这种工具论是受到了孔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名言的影响。 C.“文”“道”关系的工具论一直占据着中国传统美学的主流,无一例外。 D.只要从一种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角研究,“道之文”就能深入揭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