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40617

【备考2022】高考物理一轮精讲精练 课时21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29612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大,教师,学生,应用,综合,观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21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考纲对本模块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4、会从动量和能量的角度分析碰撞问题 1.物理观念:碰撞、反冲。 定量分析维碰撞问题并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现象。 2.科学思维:会用动量守恒观点分析反冲运动、人船模型、“子弹打木块″、“滑块木板″模型的有关问题。 3.科学态度与责任:现代航天技术与反冲。 体会用守恒定律分析的方法,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知识点一:三类模型问题 模型一:子弹打木块模型 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 (1)子弹水平打进木块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 (2)系统的机械有损失。 3.两种情景 模型二:滑块--木板”碰撞模型 模型三:“滑块--弹簧”碰撞模型 知识点二:动量与动力学观点 1.解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 (1)力的观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问题. (2)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3)动量观点:用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2.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 (1)如果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可用牛顿第二定律. (2)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一般用动量定理(涉及时间的问题)或动能定理(涉及位移的问题)去解决问题. (3)若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去解决问题,但需注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 (4)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 (5)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需注意到这些过程一般均隐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作用时间都极短,因此用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 知识点三:力学观点与多过程问题 1.表现形式 (1)直线运动:水平面上的直线运动、斜面上的直线运动、传送带上的直线运动. (2)圆周运动:绳模型圆周运动、杆模型圆周运动、拱形桥模型圆周运动. (3)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与圆轨道有关的平抛运动. 2.应对策略 (1)力的观点解题:要认真分析运动状态的变化,关键是求出加速度. (2)两大定理解题:应确定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量(动能),分析并求出过程中的冲量(功). (3)过程中动量或机械能守恒: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初、末状态,列守恒关系式,一般这两个守恒定律多用于求某状态的速度(率). 知识点四: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临界问题 在与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临界问题中,临界条件常常表现为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关系。 1.滑块与小车的临界问题 滑块与小车是一种常见的相互作用模型。如图所示,滑块冲上小车后,滑块做减速运动,小车做加速运动。滑块刚好不滑出小车的临界条件是滑块到达小车末端时,滑块与小车的速度相同。 2.涉及弹簧的临界问题 对于由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两端的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 3.涉及最大高度的临界问题:在物体滑上斜面(斜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过程中,由于弹力的作用,斜面在水平方向将做加速运动。物体滑到斜面上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物体与斜面沿水平方向具有共同的速度,物体在竖直方向的速度等于零。 考点一: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例1:如图1,一质量M=6 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m=6 kg,停在木板B的左端.质量为m0=1 kg的小球用长为L=0.8 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