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40733

人教中图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2 3.2 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29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图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信息系统
  • cover
课题 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2.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能够组建小型的无线网。 3.理解接入方式、带宽等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教 教 学 学重 难 点 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能够组建小型的无线网。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实验操作法、讨论探究法等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内容较多,对于学生来说有容易感到枯燥,所以在讲解时应该多与实际的信息系统想联系,更多的动手实践活动会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从而内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操作 教 学 过 程 情境引入: 播放短片“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思考:如果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导入本节课题。 新知探究 1.网络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因特网可以看作覆盖范围最大的广域网。 2.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需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所有的数据都通过这条通道实时传输 报文交换:不要求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物理通道,发送方把发送的数据作为整体发给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这些交换设备依次传递,最终把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分组交换:每次传送的数据长度是有限的,原来的信息会按照限定大小分成许多个“小包”,这些“小包”可以沿同一线路按顺序发送和接收,也可以沿不同的线路随机发送和接收按顺序收发属于虚电路交换,随机收发属于数据报交换。 探究活动: 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答: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交互式传输,电路交换最合适,不宜采用报文交换; 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传输任务,报文交换最经济合算; 分组交换技术则可以兼有前两者的优点。 4.网络拓扑:用来表示网络中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常见的网络拓扑主要包括线状、星状、环状三种基本结构。 实践操作:分析当前计算机教室中的计算机网络,绘制这个网络的拓扑图。 5. IP地址: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的唯一的一个地址。(身份证) 219.239.238.40 (32位二进制) 注意: 用“.”相隔,各个位置上的十进制数必须是自然数,而且最大值不能超过255。 实践活动:查看所用计算机的IP地址 6.域名:数字形式的IP地址,对人来说,还是难以记忆。因而人们又采用了字符型的标识—域名。例如:www.moe. 前郭五中:www. 实践活动:查看域名对应的IP地址 (1)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执行 ping 命令,查看显示的IP地址。 (2)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框中分别输入由上一步得到的IP地址和www. ,观察浏览器窗口中显示的页面,看看是否访问了同一网站。 7.组建无线局域网 过程: 1. 连接设备 把具备无线访问功能的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放到无线路由器附近,选择相应的无线网络,它们就会自动接入局域网。 2.启用安全策略 为了提高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包括设置密码、过滤地址等。 8.接入互联网 调制解调器:一个是调制过程,即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另一个是解调过程,即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实践探究:假设你家里有一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想同时上网,应该怎么做? 9.带宽和接入方式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如果把网络比作信息高速路,那么带宽就是高速路的宽度。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单位符号是bit/s或b/s,用于表示通信线路每秒能传输多少比特的数据。同学们说的宽带百兆网或十兆网,其实是在描述带宽。提到带宽,就不得不说说“网速”。网速一般指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如“下载速度2兆”指实际下载速率是2兆字节每秒,即2MB/s;1B(字节)=8bit(比特)。 带宽的单位包含着比特,网速的单位包含着字节,因此百兆网(100Mb/s)的最大数据传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