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41370

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67135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13课,明朝,建立,清军,入关
  • cover
(课件网) 朱元璋画像 ———夏玉润《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兵入关 明朝建立 1351年,元朝红巾军起义爆发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 国号大明。 同年,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废 宰 相 据几乎所有的明朝正史和野史来看,胡都是一个有野心、专横跋扈、结党营私之人。“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辙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张增江《朱元璋杀戮元勋宿将原因之我见》 胡惟庸的本身品格,据明人诸书所记是一个枭滑阴险专权树党的人。以明太祖这样一个十足地自私惨刻的怪杰自然是不能相处在一起。一方面深虑身后子懦孙弱,生怕和他自己并肩起事的一般功臣宿将不受制驭,因示意廷臣,有主张地施行一系列的大屠杀,胡案先起,继以李案,晚年太子死复继以蓝案。胡惟庸的被诛,不过是一大屠杀的开端。———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第328页 原因 ? 胡惟庸个人性格 为了后代统治安全 朱元璋个人性格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废 宰 相 1380年,即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和他的党羽陈宁和涂节以及几千名忠实的追随者都一起被处死。中书省被废除,同时被废除的还有御史台和大都督府。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53页 朱元璋的理想是,公卿互相牵制,大权集于皇帝。但明初的中书丞相,实际上是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一制度与朱元璋的理念有很大反差,所以,明初主持中书省省务的大臣无一善终。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后来,还把不许设相的规定写进了《祖训》。 ———肖立军《明代内阁的设立、职掌及地位》 原因 ?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深层原因)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废 宰 相 朱元璋是如何来弥补废除宰相制后的权力真空的? 这种做法对朱元璋的好处是什么?同时会给他造成什么麻烦?如何应对? 皇帝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军事 行政 监察 吏 工 刑 兵 礼 户 高度集权 都 察 院 五军都督府 身兼宰相,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部门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废 宰 相 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朱元璋 心力交瘁 朱元璋是如何来弥补废除宰相制后的权力真空的? 这种做法对朱元璋的好处是什么?同时会给他造成什么麻烦?如何应对?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设 内阁 皇帝 吏 工 刑 兵 礼 户 殿阁大学士(内阁雏形)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都 察 院 五军都督府 朱元璋是何来弥补废除宰相制后的权力真空的? 这种做法对朱元璋的好处是什么?同时会给他造成什么麻烦?如何应对?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设 内阁 明太祖———侍从顾问 (奠基) 明成祖———参与机务 (确立) 明宣宗———票拟权 (成熟) 明神宗———批红权归内阁(全盛) 浏览教材,梳理明朝内阁的发展历程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设 内阁 明太祖置殿阁(华盖殿、英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明史·职官志》 解缙,明代著名才子,18岁中解元,19岁中进士。永乐元年明成祖设立内阁,解缙为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是内阁七人中官品最高者。解缙等人随侍成祖,“从容献纳”,“朝夕左右”,“勤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