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41855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12课 观看 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371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花城,念白,格式,教案,报灯名,丑角
  • cover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报灯名———数板》 课程标准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师生互动,共同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通过教学实践,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中主动学习,大力合作,敢于探究和创造。 教学内容 分析 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通过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运用,借助情境展示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及日常生活,表达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念。 丑角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序化角色行当,扮演插科打诨等滑稽角色,以念白和做工为主,是我国戏曲中的特有艺术表现手法,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以行当为基础塑造人物性格特征。 《报灯名》是京剧《打龙袍》的灯官丑角扮演的,凸显京剧“唱念做打”中的“念”这一基本功,体现了故事中灯官的机智与灵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念白与实践活动中,感知语言与节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听、看、读、演、议的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特点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京剧的兴趣,热爱京剧。 学习目标 在模仿感知中,走进京剧《报灯名》“灯官”这一丑角行当,并能手眼身动进行模仿表演,利用奥尔夫打击乐根据该念白作品的节奏特点进行简单打击伴奏。 学情分析 我校三年级学生处于中年级年龄段,通过一二年级的成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心理年龄较之低年级成熟性增强,对文化、文字、视野的感知也有了质地的提高。因此,适时融入并引导学生感知我国的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尤其是国粹———京剧”中初浅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很有必要。籍于此,我萌发了与学生共同感受本节课的冲动。 重点、难点 在听、看、读、演、议的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特点,能表演模仿京剧念白《报灯名》;分辨“丑角”脸谱 对京剧人物在念白中的声音、动作进行模仿与创编 课程实施 类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号 1 提问导入 2 模仿与学习 3 全班分演奏队与表演队进行《报灯名》的完整表演 4 邀请学生台上表演,评价总结 教学活动详情 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解决问题 1、教师表演“红灯记”片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表演,逐渐知道“京剧”包括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并将了解重点转移到“丑” 技术资源 百度引擎搜索 常规资源 图片资料 活动概述 1、导入:同学们好!我国被誉为东方文明古国,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其中“京剧”这一艺术形式更是被尊为“国粹”接下来老师表演《红灯记》的一个小片段,大家观察京剧表演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提出的问题: ①京剧表演有何特点?(唱、念、做、打) ②老师表演的《红灯记》少了“打 ③引入“四大行当”这一知识点。 同学们观察思考并分辨京剧的各行当。 教与学的策略 欣赏、讨论 反馈评价 诊断性评价 教学活动2: 活动目标 在模仿与学习中,学生能迅速融入京剧角色进行《报灯名》“念白”实践活动 解决问题 播放京剧念白《报灯名》,请学生比较与朗诵童谣《报灯名》在表演形式方面有什么不同? 技术资源 百度引擎搜索 常规资源 音像资料 活动概述 认识京剧与念白 看看、说说 播放京剧念白《报灯名》,请学生比较与朗诵童谣《报灯名》在表演形式方面有什么不同? 看看、学学、认认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向学生介绍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京剧,并初步学一学京剧中的手眼身步等基本动作。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京剧的“生、旦、净、末、丑”行当的代表脸谱,并让学生自己找找念白《报灯名》的脸谱,同时做简单的介绍。 听听、记记:教师播放京剧丑角念白《报灯名》,引导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